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天地>教育漫谈
在桐乡一线教育工作者眼中,何为“好的教育”?

学生如果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2021-03-18 08:44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中心见习记者 谢金磊   编辑: 金悦欢

  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高桥实验学校的学生在丰收节上收割稻子。

  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学生自制的帽子。

  朱慧英和孩子们在一起。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全国两会第二场“委员通道”上的发言引起了全网热议。在身处桐乡教育一线的教师、校长眼中,何为“好的教育”?他们又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践行的呢?

  生长教育:让学习真正发生

  朱慧英是桐乡市高桥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高桥实验学校的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已17年。当记者来到教室门口时,她正弓着腰,专注地向学生讲解着……

  “你好,我是朱慧英,让你久等了。”下课后的第一次碰面,她左手夹抱着课本,伸出右手自我介绍。主动、阳光,这是朱慧英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多数教师不同的是,朱慧英特别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每个学期的第一课,她不会急着讲解书本知识,而是先和孩子们深入沟通,了解假期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们应培养学生们阳光上进的心态、辨别是非的能力、担当责任的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育阳光学生,做幸福教师。”朱慧英所理解的“好的教育”,便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这些年,朱慧英将她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无声无息的细节中。对待成绩不好又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慢慢引导。蹲下身子帮学生们整理戴歪了的红领巾、有褶皱的衣角;用手轻轻拍去学生们身上的灰尘......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渐渐打开了心扉,愿意跟她交流、沟通。“时间久了,孩子们不仅性格变得开朗了,成绩也有了起色。”朱慧英说。

  “‘好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和该校校长沈德明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时,总能听到一声声“沈老师好”的问候。在学生们眼中,他是一位有为的校长,更是一位亲切的老师。他说:“我一直提倡教师能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规律。”

  为此,在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沈德明花了不少心思。“除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还打造了既全面又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沈德明告诉记者,针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他提出了“互惠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以互动、合作等方式,让每堂课都 “惠德、惠心、惠思、惠智、惠能、惠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而在拓展课程方面,他提倡“走班选课”模式,让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除此之外,他还打造了德育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丰收节、艺术节六大校园特色节日,让学生们在玩乐中涨知识。

  每天清晨,伯鸿校园书屋内书声琅琅;一排排展示柜上,学生们制作的陶器、饰品引人注目;丰收节上,学生们弯腰忙着割稻,全然不顾脸颊流下的汗水……这一幕幕,早已成为一种常态,深深地融入该校的文化基因中。“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沈德明认为,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需求,采用适合的方式因材施教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项目化教学:培养解决不确定问题的能力

  章秋雅是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实验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扎根教育一线多年的她,曾无意中看到过一则关于历年高考状元现状的新闻报道,报道中提到不少学生时代的“天之骄子”进入社会后,失去了曾经耀眼的光芒,远未达到人们期望的高度。

  这一“伤仲永”现象引起了章秋雅的思考。“分科式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罐装式的,这样的知识无法解决学生踏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章秋雅说。

  找准了问题关键点,章秋雅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逐渐从一名语文教师转型为一名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在她看来,只有将以往灌装式的知识组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才能在未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帽子,这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介绍桐乡物产、景点、美食、名人、风俗等的卡片......”章秋雅一张一张翻看着照片,并向记者介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合作、批判质疑等能力,仅仅靠布置文本类家庭作业是无法实现的。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场景、设置一个项目,让他们围绕项目去做。”

  堆成厚厚一叠的照片背后,是章秋雅带领孩子们完成的一个个项目。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些都是出自一二年级的学生之手。

  最让章秋雅感到骄傲的是,她参与设计的“智趣牛娃一‘桐’行”项目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与章秋雅一样,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浸润下,该校的不少教师都是项目化教学的忠实“拥趸”。“简单的文本化教学和考试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解决确定性问题,而项目化教学则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和自主研习的能力,这两项能力恰恰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所需要的。”该校常务副校长李强介绍,以“智趣牛娃一‘桐’行”项目中设计制作一顶帽子为例,在制作帽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科学、美学等各类知识,只有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打破原有的框架,用整体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才能制作出一顶帽子。“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既能够检测学生对单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研习,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据了解,除了大力推进项目化教学,该校还注重家校共育,构建权责明确的家校关系。在李强看来,批改作业是学校的事情,不应该成为家长的责任,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名在行为习惯上为孩子作表率的“合格”家长。

  “当下是短暂的,而未来是广阔的,面向未来、为孩子的一生奠基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李强说。

  记者手记

  无论是“生长教育”还是“项目化教学”,着眼的都是未来,而不是当下。教育,于国家而言,是百年之大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于个人而言,是一生之基石,能为人生铺设道路。求学之路,只有匆匆数十载,人生之路,却遥遥无确期。好的教育,需要关注当下,但更应放眼未来。

  (受访单位供图)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