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天地>教育漫谈

乐漫童心 向美而行

——访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魏小燕
2023-03-14 09:32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朱方红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罗家角遗址、见证历史的古吴越界碑,千年流淌的京杭运河水沉淀出了石门湾千百年来厚重的文化根基。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幼儿园结合本土资源,追寻回归儿童本源的教育,让每个园区都充满童真味道。

  本期《校长访谈》,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魏小燕与我们畅谈这所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她的教育初心。

魏小燕近照  受访者供图

  记者:石门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学理念是什么?作为丰子恺先生的家乡,如何运用好名人资源?

  魏小燕:悠悠运河,古老石门,孕育了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子恺先生是石门的文化标杆,子恺故居——缘缘堂就坐落在幼儿园不远处。我们立足本土自然和文化资源,传承子恺文化,是作为子恺先生家乡幼儿园的义务和责任。

  多年来,我们以“乐漫童心 向美而行”为办园理念,传承子恺先生尊重儿童、回归教育本源的理念,打造子恺先生笔下“童心、 童真、童趣”的乐园,致力于让幼儿园充满儿童的味道。

  记者:一所幼儿园3个园区,每个园区的特色是各不相同还是一脉相承?致力打造怎样的幼儿园?

  魏小燕:目前,我们幼儿园有石门、安兴、羔羊3个园区,各园区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大型多功能厅、生活实践馆、美工陶艺室、幼儿阅览室、科学探索室、木工坊、建构室等一应俱全,室外玩沙、嬉水和各种体能训练设施也很完善。各园区围绕“乐漫童心 向美而行”的办园理念,以“美”为核心文化,共同打造和美团队、趣美环境、向美课程、融美家园,致力于让幼儿园成为儿童幸福成长的乐园。

  在未来3年规划里,对每个园区做了一些规划和设想。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每个园区周边的资源,开发新的项目,做出不一样的特色,努力办成石门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

  记者:坚持为儿童打造童真向美的课程是基于什么原因?具体又从哪些方面展开?

  魏小燕:我们幼儿园以“儿童心、生活味、向美情”为课程理念,挖掘石门自然人文资源,构建“子恺漫‘话’”特色课程。

  课程理念源于子恺先生的教育思想,儿童心:指我们的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追随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受到学习探究的快乐,自由发挥儿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生活味:指我们的教育要亲近自然,走进生活,让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的学习充满真实生活的味道。向美情:指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陶冶儿童美的情操,要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要培养儿童向往美好的情怀。

  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也积极将这些生活、本土元素融入到课程中,比如开发一米千年、蓝印花布、杭白菊等项目活动,以挖掘本土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让儿童在亲身体验、多维感知、动手操作中感受家乡美、生活美。

  记者: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青年教师的加入,如何在青年教师上做文章,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向心力?

  魏小燕:目前,我们幼儿园近80名教师中,有65%左右的老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下,可以说我们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团队。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情怀、专业好、能力强、团结和美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们以“美”的校园文化为引领,持续加强青年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树立良好师德榜样,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关心青年教师成长需求。我们制订了相关举措,比如,以研训一体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分析各层级教师发展需求,开展园本专题研训活动,有措施、有评价,切实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在幼儿园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

  同时,我们精准实施新教师3年培养计划,通过师徒结对,一对一指导,上岗培训、任务考核、评比竞赛等活动,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不断拓展青年教师成长的渠道,使新教师能尽快成长为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

  记者:社区家庭教育是石门的一张名片,如何借助这项资源,在家校共育中渗透并深耕,推动家校共育工作?

  魏小燕:家庭、社区和学校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共同协作、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的质量。石门镇社区家庭教育一直办得丰富多彩,我们幼儿园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与石门镇妇联、文体站、家庭协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开展各项家庭和社区宣传教育,积极参与“非遗传承进学校进乡村”“子恺家风好传承”“子恺·家+”课堂等活动,充分融合社区和各种社会资源。

  另外,我们也积极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载体,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他们多途径搭建平台,推进家校共育工作融合生长。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