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天地>校园新闻>小学、初中

力优养正,培养更多的“小子恺”

——访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校长吴家聪
2022-04-26 09:43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中心记者 朱方红   编辑: 金悦欢

  “一湾古镇神韵在,千年历史积淀来。”始建于1906年的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石门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古运河畔,现有石门、安兴两个校区,历经百年风雨磨砺,在苍苍古道、悠悠运河的见证下不断发展壮大。

  漫步校园,风景如画,柳枝摇曳……学校走出了丰子恺、张琴秋、池耕襄等一位位颇具影响力的名人,历史的积淀和精神的传承,使学校更添一份文化的厚重和责任的担当。

  本期《校长访谈》,让我们一同走进石门小学,与校长吴家聪谈谈他的教育情怀和办学理念。

  吴家聪正在给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记者:石门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吴家聪:作为百年老校,同时也是丰子恺先生的母校,学校基于对“丰式优雅”的校本解读,以“力优养正”为办学理念。

  “力优”即努力创建优雅学校、建设优雅团队、培养优雅学生,营造优雅办学环境,共建和谐家园。“养正”即立德树人,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引导学生塑正形、走正道、立正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记者:向着更美好的“学在桐乡”教育品牌发力迈进是每个教育人的愿景,石门小学是如何落实“让石门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这一办学目标的?

  吴家聪:“让石门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学校不断前行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我们从着力做好以下三篇文章入手:

  做好“文化”文章。学校以“子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入手,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展开,通过“四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打造校园活动文化,以“小子恺”课程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做好“教师”文章。近年来,学校以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提升教师素养为载体,通过“青蓝工程”“名师结对”“城乡交流”“教学联盟”“提升工程”“浸润培训”等形式,激活教师团队活力。

  做好”家校“文章。作为桐乡市示范家长学校,学校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达共识、凝合力,全力提升教育质量。

  记者:作为丰子恺先生的母校,这几年,石门小学这张教育特色名片也十分亮眼,学校是如何深耕子恺文化的呢?

  吴家聪:学校提炼出丰子恺文化中契合学校办学实际的育人目标,按照“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核心素养维度,构建“小子恺”课程体系,以培养“优者雅行”的人为核心,打造“好真、乐善、爱美”文化育人模式,让每一位学生自然、快乐、和谐地成长。

  “小子恺”课程分为三大系列:基于能力滋养形成“雅学好真”课程群;基于个性怡养形成“雅艺爱美”课程群;基于品行涵养形成“雅贤乐善”课程群。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开发省、市校本特色精品课程19门,形成三跳、麦秆画、植物染、拼布、子恺漫画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校园特色文化“金名片”。

  记者:“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做了哪些改变?如何确保“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爱”?

  吴家聪:学校努力做到制度先行、细化落实、注重研究、多方联动,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实施作业层级管理,调控作业总量,优化校本作业设计;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通过校本教研等途径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学校提出“课内作业+体育锻炼+特色课程”的课后服务方案,依托学校“小子恺”课程,将部分课后服务时间作为特色课程的延续,丰富课程资源。

  记者: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之一,石门小学是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何亮点?

  吴家聪:学校在市教育局“阳光桐心”行动计划总体方案的引领下,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进学校整体发展中。开展“阳光桐心”行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规划,用好标准化心理健康咨询室,发挥心育导师及兼职心理教师作用,将咨询辅导工作制度化,定期开放心育空间。

  健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制订《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心理危机筛查,对梳理发现的重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追踪教育,并建立工作个案。建立教师全员培训机制。为全体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提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服务技能。

  此外,学校还实施“阳光家庭”行动,通过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开设家长学校、家长工作坊,做好协同育人,打造家校合作“共同体”。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