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风物

舌尖上的桐乡

2021-05-14 09:23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郁震宏   编辑: 金悦欢

  我们常常怀念过去,记忆中的美食让人念念不忘。小时候物质匮乏,绿豆糕、芝麻炒年糕这类吃食即使在新年里也难得吃着。平常,打蛔虫的宝塔糖都觉得是美食,更不要说核桃酥、眉毛酥、麻片糖、“羊棚钳”、“胡峰窠”了。

  夏天,到村坊上来卖棒冰的商贩很多,家里有零花钱的孩子,买一支棒冰,很珍惜地舔着吃,吃完把棒咬碎了,一点甜味也不浪费。偶有江北的换糖担来,喊“破鞋子、破布头换糖”时,便常有小孩子生怕新鞋子不能换,偷偷剪破了去换糖吃,被大人晓得了,少不了一顿打骂。

  不过,江南总有好的地方,鱼可以自己捉来,卖到街上去,换馄饨吃,换肉丝面吃。春夏之交,桑葚吃不完,朱彝尊《鸳鸯湖棹歌》里说“白花满把蒸成露,紫葚盈筐不取钱”,诗句里描写的情景与我小时候一样。但当时,据说活络的人采了桑葚是卖到杭州城里去,卖了钱回来,就笑杭州人“木”。

  吃是一部《易经》,随时都在变。短短几十年,消失了的吃食,何止这一样。我在《光绪桐乡县志》里看到的游家馄饨、濮院西瓜、桐乡熏蹄都已是明日黄花。青镇的酱鸡,大概就是现在乌镇三珍斋酱货的老祖宗。不过馄饨倒还有极好吃的,我曾经早上五点跑去吃过,店面邋遢了些,味道却是好的。从前总有这样的馆子店,大家记不住名字,就叫它“邋遢饭店”。说来好玩,能被叫作“邋遢饭店”的,烧的菜味道都不错。

  亦有小时候不当回事,后来却在大酒店里上了台面的,比如臭豆腐、臭苋菜梗。我第一次吃饭店,看见人家点臭豆腐,觉得奇怪,难得下回馆子店,为什么不吃大鱼大肉、甲鱼、河蟹,还吃这个?但后来,我也开始点臭豆腐吃。如今上饭店,大鱼大肉一般不点,最好还是小时候的样子,一碗番茄蛋花汤、一碗大蒜豆腐干、一碗笋干肉丝、一碗油豆腐烧肉,再加一大碗饭,顶落胃!

  倒有从来不曾听说的东西,后来却大行其道了,比如小龙虾。以前我们村坊上,小龙虾叫海花鱼,起初也只是红烧,过饭吃。后来,小龙虾开始风靡全国,做法更是花样百出,十三香、蒜泥……

  再比如桐乡煲、烧鸡公、阿能面之类,早几年我到德清、湖州、海宁,街面上常常能见到,我也都喜欢,但烧鸡公为什么叫烧鸡公,至今也不明白,这大概就是吃货与美食家的区别。

  食物在演变,我们味蕾的记忆也在随时间而变化。但总有一些食物是不变的,或许可以说是根植于很多桐乡人内心的。比如说桐乡羊肉,材料一样,都是湖羊,烧法也大同小异。平心而论,只要是乡下办酒用大锅烧出来的羊肉,都是人间至味。

  各个地方的人,只要一说起羊肉,总管是“阿拉崇福第一”、“吾拉濮院第一”、“活拉乌镇第一”,严重起来,甚至要打口水仗,打着打着,你会发现,新市人、临平人、硖石人也都来了,羊肉到底哪里烧得最好吃,是一个难题。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为了一碗炒青菜或者红烧肉吵架的,大麻人也不说大麻第一,屠甸人也不说乌镇第一,这就是羊肉的重要性。舌尖上的桐乡,只有羊肉当得起。

  ○郁震宏  桐乡大麻人,曾在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任编辑,现为《大麻镇志》主编。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