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采桑养蚕

2021-05-28 09:45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徐美芬   编辑: 金悦欢

  “那时妈妈没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里唱的就是我们父母那辈的生活呀。

  那个年代,一年四熟的采桑养蚕是农家最大的盼头。养蚕工作是在生产队共育室里封闭进行的。我妈那时还年轻,已是养蚕高手,她和其他几个妇女要吃住在共育室里专心养蚕,小孩子只有到采茧子时才可去轧闹猛。后来分田到户了,我们也长大了,慢慢开始参与养蚕。

  养蚕准备工作在年前就开始。冬忙结束后,我爸会带我和妹妹,拿着磨好的桑剪去给桑树剪枝,再在每棵桑树树根旁挖个坑,施上猪粪肥,让桑树在冬季里积聚能量,开春更加枝繁叶茂。

  清明过后,堂屋就要清理干净,再用石灰水消毒。妈妈早早备好收蚕种的工具,专用切叶刀具、砧板、小匾、纱网、鹅毛、塑料薄膜等都消好毒,再晒干、藏好。我们帮忙做蚕宝宝“上山”用的柴龙。

  蚕种到家后,为了保温,得用新的塑料薄膜封闭蚕室。蚕室里用木炭缸加热,台柱上的专用温度计是妈妈频频注目的方向。摘嫩桑叶、洗净、切碎、收蚁,这些最初的工作都需要她一个人独立完成。

  此后近1个月,蚕成了她最疼爱的宝宝。小蚕时,哪一眠要摘哪张叶都有讲究。到了大眠醒来,蚕宝宝已脱了3次皮,从原来的小黑点儿变成灰褐色,最后变成白里透青的“大胖子”,吃起叶来“沙沙沙”响。妈妈称它们“小蝗虫”,满眼是爱。这时候最忙了,一方面,田里活繁重,整根桑条剪下,一担担挑回家,还要一张张桑叶采下来擦干方便喂蚕,每个环节都缺人手。

  养蚕的种种辛苦,到上山、采茧时,全部化作妈妈满脸欣慰的笑。因为她养的蚕个个健康粗壮,没有木蚕、僵蚕。大蚕时,蚕宝宝皮肤由青白变奶黄,收身缩小了,嘴上有丝微露。这时候全家人齐动手,轻轻将蚕宝宝捉到脸盆里,撒到早已布好的柴龙上,然后闭门、开窗。接下来的四五天,我们说话走路都得轻着点。采茧时,别人家里臭烘烘,“乌咖蚕”满地都是,而我们家里只有茧子的香气,妈妈摸着白花花的茧子,爱不释手:“你捏捏看,硬邦邦的,茧层厚着哪!”

  头蚕茧子往往能卖出好价钱,所以爸爸不舍得让妈妈留,全部挑去茧站,妈妈只悄悄藏起几把双宫茧。

  二蚕,也称夏蚕,养在热天,这时桑叶不多,只能从每棵桑树拳头上新长的嫩枝上摘些多余的桑叶。许多人家不养这一季,可妈妈坚持养,以便收了茧子做丝绵袄。她和奶奶会烧茧子、剥绵兜、拉丝绵、翻棉袄,事无巨细。

  随后是中秋蚕,养在高温天,那时桑树虫害多。妈妈在养秋蚕前,把蚕室、蚕具彻底消毒,家里全是石灰水和消毒药水味。这一季蚕生长速度快,所以喂叶量和喂叶次数必须大大增加,到大蚕时,爸妈摘叶喂蚕忙到顾不上吃饭。

  这时候,我们会惦记过七月半,这是夏天最值得期盼的节日。客人来了,大人边客气着奉茶、寒暄、夹菜,话题总离不开“蚕经”。中秋蚕和春蚕都是重头戏,是家里一年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听得出来,蚕还在匾里,卖了茧子收入的钱,爸爸已打算好怎么开支了。

  最后一季是晚秋蚕。秋风初起,桑树条上光秃秃的,仅剩枝尖上几张嫩叶在秋阳里摇曳。别人家干脆把桑叶摘了晒干喂羊了事,但我妈还是不肯放弃。她说,虽然这一季蚕特别难养,也卖不了几个钱,但蚕茧特别厚,质量高,适合剥绵兜。妈妈还悄悄告诉我:“你爸特小气,辛辛苦苦养了蚕,从不让我留点好茧子,有时我实在需要些头蚕茧子,要牛牵磨一样跟他讨很久,才勉强留了些,其实是做给你爸自己穿,我的苦心他不会懂。这半张晚秋蚕就是我一个人的私房活,叶是我不怕麻烦不怕冷,冒着西北风去桑条尖上收来的,他也不来参与也没资格去卖,我乐得自己养自己支配,累也开心。”

  望一眼妈妈布满皱纹的笑脸,再看看养在她自己床前的那匾蚕宝宝,我心里满足而欣慰。

  ○徐美芬  市女作家协会会员,桐乡一中退休教师。作品发表于《英语周报》《嘉兴日报》《桐乡文艺》《今日桐乡》等报刊。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