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说蒲扇

2021-08-06 08:51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陆炳祥   编辑: 金悦欢

  《瞻瞻底车——脚踏车》(丰子恺 绘)

  丰子恺先生的一幅广为流传的漫画《瞻瞻底车——脚踏车》,常常会进入我们的眼帘,漫画中的孩子将两把蒲扇作为脚踏车的两个轮子,好似骑在脚踏车上。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原本普通的蒲扇有了生气,带给人一种愉快的氛围。

  蒲扇,一般由棕榈树的叶子加工做成。在我国南方,还有一种蒲葵,其叶也可加工成蒲扇。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老百姓就是靠一把蒲扇度过那炎热的夏天。

  七月流火,大地上,翻滚着令人窒息的热浪,骄阳下,目光所及的草木都呈现出一派萎靡的样子,只有树上的知了在声嘶力竭地宣泄着它的激情,似乎只有它才不怕那炎热酷暑。而在30多年前,农民正忙碌着“年年难过年年过”的“双抢”。“双抢”一般从7月20日左右开始,到8月上中旬结束,农民起早贪黑忍受高温,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那时,蒲扇是为数不多的解暑工具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从前的夏日里,每到夜晚,大人们在忙碌了一天后,总是带着疲倦的身体,把家里的八仙桌搬到自家道场上吃风凉夜饭。集体生产时,每家每户门口的道场还没有浇筑水泥地坪,都是泥地坪,人们从水井里吊起清凉的水,用舀子轻轻地泼在地上,使本来滚烫的地坪很快凉起来。吃好晚饭后,或坐或卧躺在长条凳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或拍打在身上驱赶那讨人厌的蚊虫,或轻轻摇动扇出阵阵凉风,吹去那白日劳作的疲惫。

  此时的蒲扇成了人们消暑纳凉的“标配”,我至今还记得那时农村里的一首打油诗,“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若要向我借,待到八月中”。有人还把它写在蒲扇上。

  那时的乡下,蒲扇这一消暑降温的“神器”家家户户都有几把。我母亲是很节俭的人,每当新买来一把蒲扇,她总是用布沿蒲扇的四周密密缝起来,使它更加牢固,母亲说这样可多用好几年。

  当你手握一把蒲扇摇动着,不管夏天多热,它永远都能带来清凉和温馨。多少次,孩子们躺在长辈怀中,在蒲扇悠悠的清风中酣然入睡。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睡觉前,母亲总会用蒲扇驱赶在蚊帐里的蚊子,然后把蚊帐从钩子上取下塞好,让我安然入睡。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农民的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一些人家开始购买电风扇。要结婚的人家,女方的嫁妆里也必定有一把电风扇。那时嘉兴的“海鸥”牌电风扇非常吃香,常常供不应求,以至总厂下面衍生了八九家分厂。再后来,空调开始流行,让人们的夏日生活变得更加凉爽、惬意。

  现在,已很少有人用棕榈叶制成的蒲扇了,但它依然朴素地长留在过去的岁月中。

  ○陆炳祥  供职于濮院镇人民政府,业余时间爱好读书与写作,系2020年度桐乡市“百姓学习之星”,现为市作协会员。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