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校园里的牡丹

2022-05-24 09:32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陈麦苗   编辑: 沈乐易

  今年,求是中学校园里的牡丹开得有些寂寞。

  从春分到清明前后,是牡丹的花期。从含苞待放到倾城盛开,先是白牡丹,接着是紫牡丹、红牡丹,再是粉牡丹、复色牡丹,一波一波踩着节拍轮番来袭。

  2020年以前,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头上,校园里八九处园子的牡丹,是学校师生员工们眼中当仁不让的明星。每当花期,连校外的本地画家、摄影爱好者、教职工和家属们,也闻风而动,或独行、或结伴,兴致奕奕地前来分享这一年一度的盛世美景。

  校园里的牡丹确实闻名遐迩。在本地报纸上露过面,在画家的个人画展上显过身;更不要说,在多少人的朋友圈里刷过屏;在学校官网、公众号和短视频里被多少人浏览过。还有周边居民和进入校园的家长们,口口相传更是难以计数。

  校园牡丹的传说,不止于那些有形的印迹。在根植于此的十几年时间里,校园牡丹迎来送往,陪伴了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从豆蔻少年成长为有志青年。在他们关于母校的记忆里,一定少不了牡丹的丰姿和花香,还有从冬藏到春醒,这一路踌躇满志、勤勉奋进的心有灵犀。所有故事,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最美的绽放都是历久积蓄后的能量爆发,所有美好的背后,必然是真实的艰辛。

  自新冠疫情以来的近两年半时间里,校园牡丹三度开放。年年岁岁花相似,只可惜身边少了喧闹的人群,少了大大小小、长枪短炮的镜头聚焦,只有偶尔的几束目光扫过,偶尔的随手一拍,似让这春天也少了些许心动。

  今年4月初,桐乡突发疫情,学校按二级应急响应要求停学。平日里书声琅琅的校园,又一次进入“静默模式”。彼时,老师们在居家生活和抗疫之外,忙于参加志愿活动,忙于准备网课和线上答疑;学生们在家上网课、学习和运动。等到应急响应解除,返校复学之后,牡丹已经差不多进入谢幕期了。即便这样,也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她,师生们忙着切换状态,按照学期计划进入常规教学轨道。校园又生机盎然、喧闹灵动起来,而牡丹已落英缤纷,只剩绿叶葳蕤,错过了今年牡丹的春日花事,不免让人遗憾唏嘘。

  往往,美好只有在即将失去或失去以后,才让人顿感它的短暂。其实深究起来,只是因为我们对这“美好”的认知出了偏差。在日复一日管理它们的园丁看来,每一个时期的牡丹,都有她自然的美。哪怕是秋冬季枯叶垂暮,或是在叶片发出之前,那长时间抱紧蓓蕾在冬风中瑟缩的样子,都是美的。更不要说叶片发出后,她一天比一天充满生意的萌动和攒足劲儿蓄志待发的样子,美得真切自然。等到花开时节,哪怕是去年开得多今年开得少,那也是美的。唯有倾注了爱,才会发现更多的美,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落败,萧瑟,均可收纳。

  人们总是习惯于适时地簇拥在花团锦簇之间,又有几人能静静陪伴花开之前的日子里,那些寂寥和落寞。

  幸运的是,由于疫情影响不能随意外出,我反倒因此而有机会主动去追踪观察校园牡丹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多次驻足校园里的牡丹园,看她们从枯枝到发芽,从生叶到长出蓓蕾,从尽情绽放到落英缤纷,从葱茏到凋零,周而复始。就像认识一个人,起初只是点头微笑,再或者工作原因攀谈几句,现在却是在许多次的近距离接触中,逐渐知晓了这个人更多的故事。于是,再看这个人时,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一个单薄的外形,而是一本立体的、丰富的书。

  当然,一本书要读透,就要反复去读。读一遍再读一遍,每一次都会有发现和收获,这些发现和收获积累起来,就是通透。我看了这么久校园牡丹,研究过她的叶子形状,观察过她成长的过程。但终究,我仍只是一个旁观者,仅是能通过花瓣的颜色来区分牡丹的品种。我知道,不劳而获的旁观者,只配获得短暂的“美好”;只有真正参与过她的成长,亲手扶植过她的人,才是真正懂她、欣赏她的人,于他们而言,“美好”俯拾即是。

  我不知道开在花圃、园林里的牡丹是个什么模样,我只知道,在陪伴了校园牡丹十多年之后,我才开始慢慢醒悟,学习着如何去欣赏她。无论是花香浸染了书香,还是书香浸染了花香,在我看来,校园牡丹已如一本厚重的记事本,记载着校园的四季轮回,也记载着一茬又一茬的耕耘与收获,还有惊喜。

  谷雨节气前后,我从牡丹园前经过,竟无意中发现了两三朵正在悄然开放的黄牡丹和一个紧实的花骨朵。此时,距牡丹大部队的花期过去已十天半月,黄牡丹显然是姗姗来迟。在看见她的那一刻,我的大脑里只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幕,那就是:静待花开。若不是对前一段时间牡丹花开放盛况的留恋回味,若不是对花期之后牡丹枝叶繁茂的自然亲近,我怕是不会收到暮春初夏的这一份馈赠。

  校园牡丹这本书,真是越读越有味。

  ○陈麦苗 中学教师,闲时爱阅读、写作、郊游。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