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寻味乌镇

2022-11-10 14:52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中心记者 沈惠娟   编辑: 沈剑慧 发表于:  浙江桐乡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桐乡。能唤醒乡愁记忆的,不只是熟悉的风景,更有那忘不掉的“家乡味”。“桐乡风物”栏目,聚焦桐乡独具特色的风物特产,带你寻找记忆里的“桐乡味道”。


  河岸边水阁错落有致,雕花窗棂似掩非掩,上了年纪的阿婆在河埠头洗衣,岸边小木船上,收拾渔网的大伯正在检查当日鱼获……漫步乌镇老街,人们的脚步也不由地慢了下来。任时光流逝,岁月的痕迹似乎在这里打了个结,一切都还是最初的模样。


图片


  秋风吹过,老街上总有熟悉的香气飘来,幽幽谧谧、隐隐约约,像是一根细线在时空缝隙中,牵引着味蕾深处的记忆,那是独属于乌镇的烟火气。

  在这里,你会听闻巷子里传承了百年的定胜糕有多香甜,你会找到摄影家徐肖冰爱吃的那碗羊肉面,你会为一口春卷早早守在北花桥堍一家没有招牌的小铺前……舌尖上的味道会伴着小镇特有的生活气息,慢慢将你包裹。


图片


  乌镇的味道,越陈越醇,咀久弥新。又到一年“乌镇时间”,一起来寻味乌镇。


  来到乌镇别错过这碗羊肉面

  秋风瑟瑟,正是吃羊肉面的好时节。如果着迷“花窠羊”的那一口细嫩,不如来一碗乌镇羊肉面。刚下好的面条淋两勺酱红色的汤汁,盛一小碗羊肉,撒葱花、姜末若干,码在面上。羊肉酥烂,嘴巴一抿就化,再配上一口劲道十足的面条,最后连面带汤一碗吃尽,身上的毛孔全部舒展开来,额头鼻尖冒了细汗,从嘴暖到心。

  乌镇羊肉面,选用的是本地湖羊,由于湖羊不同于山羊,肉质相对粗糙,要烹得酥而不烂,火候必须恰到好处。除常规调料外,还要加入甘蔗的尾节“马尿梢”,让甜味在炖煮中慢慢渗入羊肉肌理,也让肉质更加酥烂。


图片


  “结结实实一大碗面,上面盖满了酥烂的羊肉,再洒上青蒜小葱……”提起乌镇羊肉面,很多游客的第一印象是位于西栅景区昭明书院旁边的书生羊肉面,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和乌镇戏剧节期间,不少名人前来“打卡”,更让它冠上了“名人同款”的光环。少了这一碗羊肉面,似乎这趟乌镇之行缺了些什么。

  其实,老乌镇人常惦念的羊肉面还隐藏在许多老街深巷,开了30多年的南花桥羊肉面店便是其中的代表。今年69岁的谢林根早在1987年,便在当时的乌镇汽车站对面支起了羊肉面铺。1989年,他把店搬到了南花桥桥堍,食客们也循着味道跟来。凭着自己对羊肉面口味的独特见解,谢林根的手艺收获了不少忠实“粉丝”,著名摄影家徐肖冰便是其中之一。


图片


  2001年,适逢乌镇旅游开发,徐肖冰、侯波等摄影家来到乌镇采风。凌晨的街头,临街的大铁锅中翻滚的羊肉把绵柔醇香的美味蒸腾而起,吸引了早起拍摄的摄影家们。“他们在乌镇住了1个月左右,差不多到我们店里光顾了1个月。”谢林根说。不久后,他收到了徐肖冰寄来的影集《徐肖冰侯波和摄影家们眼中的乌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来店里吃面的,是全国有名的摄影大师。


要吃上这碗乌镇排骨面可得赶早

  同样是乌镇特有的宽扁面条,与炸得香脆的排骨搭档,便成就了另一道特色美味。乌镇镇新华路上一家不起眼但美名远扬的排骨面店,承载了很多乌镇人的记忆。如今随着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活跃,不少人大老远赶来,就为了这一口传闻中的鲜美。


图片


  梧桐树下,白底红字的“排骨面店”四个字简单明了。在这条几十步就有一家面店的老街上,这家有30多年历史的老面馆常年门庭若市。与其他前店后厨的面店布局不同的是,这家排骨面店的操作台位于进门处,一字排开的操作台向内纵向延伸,将每个操作步骤展现在食客面前。新鲜的湿面“躺”在小竹匾中,一旁,小锅里的水不停翻滚着,花白的大碗中葱油盐已“就位”,静待长长的筷子将面填入碗肚。腌制好的排骨拌着面粉现炸,沥油后入调味汁,再连汁一起舀出浇在刚下好的面上。如今,这里的排骨是“过桥”的,专用一个小碗盛开,食客可自行选择是否浸入面汤。


图片


  如果来得早,喊上一声“排骨面”后,便能有幸侧身进入仅有5张桌子的小后厅,在4人位的小桌上与陌生食客随机拼桌,不然得在门口处等位或在店外支起折叠的小桌板上吃面。等待的间隙,喧嚣的交谈声、老板的吆喝声、面条入嘴的吸溜声、排骨的咀嚼声,无不让你在口腔中提前酝酿出一番美味。等面“上场”,咬上一块排骨,松酥脆香、肉质扎实,满口鲜香回荡在唇齿间。拨开油花,轻吸一口面汤,葱花的香、排肉的润,多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怎一个“鲜”字了得。


图片


  喝完最后一口汤,放下筷子,刚准备伸手去拿纸巾,一双麻利的手已迅速将碗筷收拾。美美饱腹后,抬起头,这才看到门口已排起了一队人,探着脑袋向内张望有没有空位。

  需要提醒的是,要想吃到排骨面得赶早,过了中午12点,想吃,怕要等到第二天了。


油炸萝卜丝饼、炸春卷值得“牵肠挂肚”

  腌制入味的排骨在滚烫的油锅中得到了升华,同样,再常见不过的萝卜丝与面粉巧妙组合,在油锅中也能蜕变为一道美味。在乌镇,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萝卜丝饼的味道,有人不爱吃萝卜,但对这口萝卜丝饼情有独钟。在乌镇景区,常能看到游客们一边吃着萝卜丝饼一边游览的身影。其中,西栅大街上的“滋啦啦油煎铺”可谓是口碑的集大成者,常能看到门前排着长龙。“排队半小时甚至一小时都是值得的。”不少游客会在乌镇旅游攻略中频频提及的这一小吃,直言让人“牵肠挂肚”。


图片


  特有的花边状的容器内,一层薄油,一勺面糊,一大撮萝卜丝馅儿,再一勺面糊,下油锅“滋拉滋拉”一“泡澡”,金黄酥脆的萝卜丝饼就出锅了。吹吹凉后一口咬下,酥脆的外皮和软糯并略有嚼劲的内馅带来丰富的口感体验,满嘴都是萝卜丝的清香……瞬间,满足感达到峰值。


图片


  这一味小吃,是不少“80后”“90后”的共同回忆。油香、面粉香伴着萝卜的清香,总能把人的思绪牵回校园外的小吃摊,想起那些年让人回味无穷的种种油炸美食。

  提起油炸美食,在乌镇,不得不提北花桥下的春卷。老乌镇人都知道,陈小伟的春卷味道就是好。一般烙面皮都用平底锅或是铁板锅,陈小伟用的却是日常炒菜用的炒锅。将面粉调成黏糊状后,捏起一团放在手里不停地摇晃,然后均匀地涂在烧热的炒锅上,待边缘卷起即刻将面皮掀起。接着,把馅卷进面皮,放入油锅,炸至金黄。


图片


  围在油锅前,闻着升腾而起的油烟味,熟悉的美味便已在脑海中现形。春卷的“最佳赏味期”是在出锅后的几分钟内,就是这拿着烫手、吃着烫嘴的劲儿,才有味道。右手换左手,左手换右手,呲着牙咬下,多汁的肉馅混合着葱叶的清香,油亮的肉汁流溢出来,上口不干不腻,别提有多香了。


定胜糕、姑嫂饼地道乌镇味儿

  传统的美食因为岁月的积淀往往更能引发人的共鸣,在乌镇,定胜糕是一张香糯的美食名片。旧时,江南人家走亲戚有带定胜糕作伴手礼的习惯。小镇人念旧,沿袭了传统,还将它变成了特色名点。


图片


  老乌镇人知道,南花桥下面的小弄堂里,藏着一家有着百年手艺的老店。纵使有定位,也难以找到路口。“肉糕,定胜糕向前80米”,只有这张蓝底白字的提示牌让人依稀辨认出弄堂的路口。狭小的弄堂口几乎容不下并肩同行的两个成年人,探秘似地往前走,一股糯米清香和隐约的玫瑰香味扑鼻而来。


图片


  看到有外卖骑手模样的人走进去,我们大概确定,这便是要找的店。果不其然,一眼向内望去,一个个雪白的定胜糕整齐地码在案板上,再抬头一看,二楼探出了“颐昶糕点定胜糕”的小小招牌。环顾店内,只见临窗的电磁炉上架着一个圆台型的特殊容器,上面搭着一块毛巾,毛巾中央开了一个手指大小的小洞,不断向上升腾的水蒸气不到1分钟就能把一个木制模具内的面粉蒸熟。“现在已经传到我儿媳妇手上,这么一算,有200多年了。”店主颇为自豪地介绍。

  将自制的玫瑰花酱与白糖水调和,加入自家磨制的梗米和糯米粉拌匀,恰到好处的比例成就了定胜糕软糯香甜的口感。米粉中内裹豆沙,放入花瓣状的模具,一压一蒸,至糕面结拢后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再点缀上几条“红绿丝”便出落得更加精致了。一个模具刚刚装好,另一个正好蒸熟,时间衔接得刚刚好。定胜糕要趁热吃才是最佳,一口咬上去,软糯柔滑、不松不散,有一丝丝甜甜的糯米味和豆沙味,甜而不腻,唇齿飘香。

  而在乌镇所有的食物中,姑嫂饼的传说最符合小镇人居家过日子的状态。姑嫂拌嘴时,小姑的“恶作剧”,最终却成了锦上添花的一抹味道。其实,姑嫂饼是江南流行的点心——酥糖的变种,可就是多撒了这一把盐,成就了其油润麻香,入口酥松脆糯,还有那咸甜适中,充满乡野滋味但绝不粗粝的那点特别。


图片


  清香四溢的船头粽、别有风味的炸臭豆腐干、香糯绵软的青团、油润饱满的酱鸭……寻味枕水乌镇,最忆江南风味。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