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茅盾与植材小学那些事

2022-12-15 15:21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沈剑慧 发表于:  浙江桐乡

高玉林


  今年是植材小学建校120周年。回忆20年前,筹备乌镇植材小学百年校庆时,我请茅盾的儿子韦韬题词。不久,韦韬先生从北京寄来了挂号邮件,内装他给我的一封信和题词,以及茅盾的一份手稿原件。他在信中写道:“在我一生的数十年中,不知有多少次从父亲的口中听到‘植材’这两个字,几乎父亲只要谈起乌镇,就必然提到‘植材’,可见植材小学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因此,我把父亲手稿原件寄给贵校作为百年校庆的纪念。”

  茅盾的这份手稿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一共有8页。这是茅盾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一书中关于小学时代的部分手稿。为了便于保管,我们已移交市档案馆珍藏。植材校史馆展出的是一份高仿真的展品。

 茅盾手稿,回忆植材小学就学经历。

  茅盾在手稿中写道:“这年冬季,我毕业了。转入新办的植材高等小学。”当时的学制系春季入学,冬季毕业。根据茅盾的回忆录前述章节可以断定,这里指的是他在1906年冬季,从立志小学毕业了,1907年春季转入新办的乌青镇高等小学(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当时学校迁入镇内,由乌青两镇合办,因此改称乌青镇高等小学。茅盾的回忆录沿用了后来的校名)。茅盾在手稿中接着写道:“植材的前身是中西学堂,校址原来在乌镇郊外一二里的孔家花园里。”“现在中西学堂改名为植材高等小学,迁移到镇内,并且新建了三排洋房,地址在道教供奉太上老君的所谓‘北宫’。”“校长叫徐晴梅,是个领(廪)生(秀才考得好可以领一笔奖学金,称廪生),也是我父亲的朋友。”

  徐晴梅(1876—1939),根据其长子徐家增所撰《校长徐晴梅传略》记述:“先父徐承煦,字振声,号晴梅,光绪二年(1876)生。1892年录取前清秀才,1903年食廪饩。曾任乌镇分水书院、植材小学教员、校长共九年。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是时正入学于植材小学,受业于先父。”这段文字正好与茅盾回忆录相符。这是对茅盾的手稿所述:“(1907年)转入新办的植材高等小学。植材的前身是中西学堂。”的又一佐证。

  民国始(1912年),植材小学校长由沈颂年担任(根据其孙子沈学海提供的资料显示,其祖父沈颂年于民国元年至1913年8月担任植材小学校长)。由此推算,徐晴梅任校长时间在1907年至1911年。共5年。据茅盾手稿所述,“教国文的有四个老师,一个就是王彦臣(笔者注:“一大卫士”王会悟的父亲)……他教的好像是《礼记》。一个叫张济川,外镇人,他是中西学堂的高材生,由校方保送到日本留学两年回来的,他教《易经》,又兼教物理和化学……另外两个国文教师都是镇上的老秀才,一个教《左传》,一个教《孟子》。”教《孟子》的老师叫周渊如,有一次解释“弃甲遗(曳)兵而走”一句时,把“兵”解释为兵丁。少年茅盾向他提出疑问,他硬不认错,直闹到校长那里。校长徐晴梅大概觉得不能让老秀才在学生面前丢脸,就说:“可能周先生说的是一种古本的解释吧?”教《左传》的老师叫张之琴,知识渊博,教学有方,因材施教,对少年茅盾好评有加。茅盾有个同学叫沈志坚,于1944年在《文坛史料 ·怀茅盾》一文中称“我与茅盾同在这学校里(即植材小学)读书。我年十五,读于高等三年级,他少我一岁,反在四年级将于年终毕业了。我们因为同是寄宿生,日间虽不同课堂,夜间则同室温习睡觉,所以常在一起切磋琢磨。久相与处,意气复投,遂订为昆弟之交。屈招算来,已有三十余年了。当时他的国文成绩,已为全校冠军,教师张之琴先生曾抚其背道:‘你将来是个了不得的文学家呢!好好地用功吧!’他听了这种奖励的话,益加奋勉。”

  这段话对于当年茅盾在植材小学就读时的两册《文课》(即作文本),是最好的佐证。1980年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物仓库的“旧书山”中找到的这两本《文课》共三十七篇文章。其中长短不一的眉批、夹批和总批约有上百条。

  从国文老师所写的评语中,可以看到字里行间给予他的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和启发。例如,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一文审阅后,教师无比兴奋地批曰:“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阅后赞赏道:“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可以想象,这位老师以深邃的洞察力,似乎已看到一颗文学新星在东方冉冉升起。作为文学巨匠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是多元的,但小学老师在辛勤培育中所倾注的心血也是不可低估的。这位国文老师不仅能“识才”,而且善于“育才”。在《学部定章学生毕业以学期为限论》一文中,少年茅盾主张打掉束缚人们的老框框,提出要打破学部关于学生能否毕业“惟学期是察,而学力不论”的定章,老师立即站到学生一边,评曰:“急思升学,冀看祖鞭,实属有志。”教师如此善于激励学生,无疑使茅盾在文学大道上起步时就获得了奋力前进的动力。

  ○高玉林 桐乡市作协会员,乌镇植材小学退休。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