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春笋记

2023-03-09 08:50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朱静怡

  春天——是第一根春笋嚼进嘴里的味道,一口下去,春意在口腔中爆裂开来——鲜、香、嫰、脆,唇齿间汇聚的早春的天地精华。那种清新的口感,是温润的阳光,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壤,湿润的空气。这种滋味是自然时令的馈赠,是一天中的小乐惠,也是家乡故土的记忆。

  童年的大部分记忆,都是与祖父的老宅有关,老宅有东西两个园子,其中西面的园子里是一片竹林,打开园门,便是满眼春色,翠绿翠绿的,无限情味在里面。风穿过竹叶,沙沙的声响一阵一阵轻轻拂过心上,酥酥的,软软的。经历一个冬天的蕴藏,大地铺满了干枯的竹叶,踩上去咔嚓作响。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片竹园便是乐园,没有人可以拒绝它的魅力,兄弟姊妹们在里头挖土、填坑、上树,或是喂鸡、赶鸭、捉金铃子,拿着竹竿当金箍棒耍,也会在两棵大黄杨树间系上吊椅,拿着《看图说话》横躺在吊椅里优哉游哉地翻看,累了就打个盹儿,一觉醒来,黄杨树上的三脚果子落了一口袋。

  过了正月半,祖父将园中土地翻了一遍,空气中充斥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惊蛰时节,雷声隆隆,泥土中的各色幼虫们蠢蠢欲动,纷纷探出脑袋,泥土上满是蚯蚓的粪便。这个时候,大人就不让孩子们进竹园了,因为春笋就该冒头了。

  一场春雨过后,笋尖一个个的,从园子里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虽然大人不让我们进园子,但是小孩子可没有这么老实,哪里受得住这种新鲜的诱惑,总是偷偷溜进园子去,兴奋地满地找笋。虽说内心激动,但进园还是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如同工兵扫雷,担心踩到刚破土而出的笋宝宝。但是即便如此,一不留神,“咔嚓”一声,还是有不幸的嫩笋丧命于鞋底,我不禁扼腕叹息,内心懊糟不已。不过觅笋的快乐远大于这种破坏的罪恶感,“113、114、115……”我一根根地数着春笋。竹林里、箬叶下、葡萄藤边、围栏的矮墙旁,到处是拼命萌芽的春笋,棕色的外壳包裹着嫩绿的笋尖,这种密集而卖力的生长,叫人心里蓬勃着无穷的力量。

  再落场雨,打开园门,便只能用壮观来形容眼前的盛况了。春笋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一个个粗壮而挺拔,你追我赶地赴一场春天的盛会。这时候我就能光明正大地跟着父亲入园去掘笋了。父亲是掘笋高手,他拿着镢子,看中一根,就将镢子往前一掘,泥土松动,再向后一挑,一根笋便被掘起。我捡起笋来抖了抖土,将笋放进手中的竹篮里,几下里便装满了一篮子。

  刚刚掘起的春笋,还带着泥土的芬芳,水分充足,鲜嫩无比,煎炒煨炖,怎么做都好吃。我坐在秧凳上剥笋衣,把春笋从棕色剥到嫩白,显出婀娜之姿,那笋尖尖嫩得一掐便能出水。

  祖母把剥净的笋做腌笃鲜,合着咸肉,慢火煨成浓白的汤汁。或是配上冬菜翻炒,或是淋上酱汁油焖,无不叫人鲜得眉毛掉下来。彼时,家中人口众多,一开饭便兵荒马乱,筷子一慢,为数不多的春笋嫰头就没有了。如果能在这一餐吃到两截嫩头,那真是这一天最幸福的事情了。

  掘出的笋一顿吃不完,隔了夜就会失了水分,口感就不再新鲜。于是祖父教我提着篮子去路口售卖,我不懂得看秤,也不懂得计算,一篮子春笋半卖半送地进了街坊的厨房。快吃晚饭的时候,我拎着空篮子走回家,巷子里充斥着春笋那青葱的味道。

  生活在老宅的每一个春天,都是被春笋叫醒的,我也曾以为这种食笋的快乐是长长久久的。然而,老城改造,老宅也易了主人,竹林也被砍掉。我隔围墙向老宅望去,一切皆变了模样。我悻悻而去,却发现墙根下有一块青砖忽的翘起一角,我搬起青砖,嚯,一根春笋!

  这个冬天,疫情像一双翻云覆雨手,操纵着人们,我们一边戏谑着生命所遭受的苦痛,经历着拔节的生长,一边又眼睁睁地目睹脆弱的生命又像笋壳一般被一层层地剥掉,化作了春泥。这个春天,我们又对失而复得的生活心存感激,就像一根根春笋,无论如何,都要用力地破土而出!

○朱静怡 桐乡市启新学校副校长,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人才库成员。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