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桐乡到底有多黏

2023-04-25 08:18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庄菲菲 摄影|沈泽瓴 部分照片来源|拍友 陈云仙等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编者按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桐乡。能唤醒乡愁记忆的,不只是熟悉的风景,更有那忘不掉的“家乡味”。我们推出“桐乡风物”栏目,聚焦桐乡独具特色的风物特产,带你寻找记忆里的“桐乡味道”。


  “风到这里就是黏,黏住过客的思念……”还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江南》吗?

  脑中旋律一起,那些属于8090后的青春是不是又回来了?

  在台湾著名词作家林秋离的笔下,江南一上来就是“黏”的,甚至连风过境都因为沾染了江南的“黏”,而勾住了过客的思念。

  江南为什么这么黏?不好说。

  但在桐乡,肯定是因为那些“糯叽叽”的糕糕团团的存在。

图片

01 桐乡为什么这么黏

  中国人的饮食系统,博大精深,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分支里,除了主食,点心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存在。

  以精细出名的嘉湖细点就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图片

  点心本是主食之余的产物,只有当吃饱了肚子,才会去探索口腹更高级别的享受。因此,点心的形成、发展和衍生必定跟当地的富庶程度成正比,而自古繁华富庶的嘉湖一带,自然成了糕团文化发展最天然的根据地。

  桐乡的糕糕团团就是名扬海外的嘉湖细点的典型代表。

  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与北地理上的差异,造就了南北截然不同的点心习俗。不同于黄河流域面点的一统江湖,也有别于珠江流域广式点心的名扬海外,夹在两者中间、地处长江下游的桐乡,知名的大多是糯米做的点心。

图片

  一马平川,水网密布,四季分明,地处杭嘉湖中心地带的桐乡,在水稻种植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稻作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便是鱼米飘香之地。

  当东北的黑土地孕育出五常大米,白山黑水间飘出稻花香时,糯稻这一籽实中所含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0%的品种,因为蓄水量更大,种植条件更苛刻,种植区域始终保持长江以南一带。而大量的支链淀粉,则带来了黏糯的口感,这也正是桐乡糕糕团团“糯叽叽”口感的来源。

图片

02 桐乡到底有多黏

  在桐乡,糯米制作的点心大多呈现糕糕团团的形象,方者为糕,如茶糕、雪糕、年糕、松花糕、蜜糖糕;圆者为团,桐乡西片人又爱叫圆子,如清明圆子、甜麦圆子、南瓜圆子、萝卜丝圆子、黄豆粉圆子。

图片

  桐乡不大,但与所有浙江的县城一样,这里十里不同音,即便同样是桐乡人,只要方言一出,很快就能分辨来自桐乡哪一片。

  就好比团子这种点心,西片如洲泉大麻一带大多称圆子,但在东片一带,大者为团,小者为圆,扁者为塌饼,所以才造就了同样一种清明时令点心,在桐乡人内部衍生出了“甜麦圆子”“芽麦圆子”“芽麦塌饼”等多种叫法的现象。甚至连土生土长的桐乡人都疑惑了,这个饼到底叫啥。

图片

  那么,桐乡人有多爱糕糕团团,这么说吧,当年的我空耳甚至把《江南》一歌中的“天天年年天天的我”听成了“甜甜圆圆甜甜的我”(ps:还把“风到这里就是黏”听成了“风到这里就吃面”,桐乡人爱吃面的本性同样暴露无遗)。

03 桐乡的那些糕糕团团们

  一说到江南的糕糕团团,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甜甜圆圆甜甜”,其实不尽然,桐乡的糕团可能会颠覆你的三观。

  桐乡的糕糕团团咸甜皆可。

  就以方糕来说,雷同的外形,相似的做法,因为甜咸的不同,嵌肉的成了茶糕,嵌豆沙的成了雪糕。

  茶糕大多出现在早点铺出现,对大多数桐乡人来说,一块茶糕+一碗咸豆浆的搭配,是一天最日常且落胃的打开方式。茶糕肉香里裹挟着糯米香,咸豆浆豆子香里翻腾着鲜香,令人食欲大开。

图片

  如今的桐乡,雪糕显然并不如茶糕那么常见,这种四四方方、洁白莹润的传统糕点,大多嵌的是豆沙,也有简单嵌红糖或干脆将白糖揉进米粉,制成实心状的雪糕。

  豆沙馅是我的最爱。这些豆沙大多由店家每天一早新鲜制作,不过分甜,经历浸泡、熬制、过滤,从赤豆变身香甜变软的豆沙。新鲜出炉的雪糕相比茶糕呈现出更为松软的口感,这大概源自米粉中更高的粳米比例。

  松花糕的名字,源自这种糕点外层裹着的这层厚厚的鹅黄色松花粉。与前面所述的茶糕和雪糕不同,松花糕的制作是糯米粉蒸熟后再揉压。淀粉颗粒外层被打破揉碎,增加了整体淀粉网络的密度,也成就了松花糕让无数吃货垂涎的“弹牙感”。

图片

  年糕原理亦是如此,不过在外力的施加上,松花糕用的是揉压,桐乡年糕用的则是舂捣。

  年糕的妙处在于它的无味,就好比一张白纸,可以任人写写画画。小青菜成熟的时节,一碗白绿相间的青菜下年糕是早餐时最落胃的抢手货。等到桂花飘香,一碟糖炒年糕撒上些鲜采的桂花,让人欲罢不能。到了街巷里弄的油炸沸沸摊,一串炸得起泡的年糕裹上摊主的秘制酱汁,就成了桐乡吃货们最买账的小点心。

图片

  问桐乡哪里的蜜糖糕最有名,崇福县街的徐氏糕点无疑是推荐最多的,这家藏在县街牌坊后的老店,店主可是当年“春香斋”糕饼大师傅的后人。据他所说,他制作的蜜糖糕,即便放上三天,里面的糖年糕也不会变硬,只管放心买。

图片

  桐乡的糕糕团团包罗万象。

  被央视美女主持马凡舒称为“宝藏县城”的桐乡,在擅长的糕点制作领域里,同样藏着“宝藏”。

  作为典型的江南县城,桐乡温柔滋润、物产丰饶,桐乡的圆子,自然也是花式繁多:当地人在不同的季节里,摘取最适合的植物,制作出最合时令的糕团,做着“不时不食”的诠释。

  竹笋疯长的清明时节,一方箬竹叶,托着两青一白三颗糯米小圆子,带着春天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就是桐乡人过清明必备的清明圆子。用南瓜叶制作的青汁糅合进做圆子的糯米粉里,就成了桐乡人青圆子“青色”的来源。煮得软烂的南瓜与糯米粉相互沁润,淡而无味的糯米,就这样被赋予了活色生香的生命。

  是咸菜香干馅的青圆子更好吃,还是萝卜丝油渣馅的白圆子更香?是豆沙馅的南瓜圆子更上口,还是红糖馅的圆子滚上黄豆粉更具老底子风味?

  别吵了,桐乡人不做选择,有,就一样来一份!

  不过,糕团虽好,切记适量,毕竟,桐乡的糕糕团团,虽然花样上够顶,可能也同样顶胃。

04 乡土里的桐乡糕团

  糕团,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岁月里、心头上的乡情所思,一口落肚,便知江南滋味。

  在桐乡,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一样点心,虽然称“糖”,但在我眼中也算糕团的一种:同样由糯米粉制作,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散发着浓郁的芝麻甜香。

  读到此处,身为桐乡人的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

  是的,它就是桐乡传统糕点——重麻酥糖。

图片

  儿时,生活条件并不那么宽裕的年代,作为奖励的零食,太太从厚重樟木箱子里取出的那一方用油纸包着、有着江南韵味的重麻酥糖,是小小的你对美味最初的期盼。后来,太太故去,你慢慢长大,又因为求学离开江南,爷爷再次往你包里塞入那用油纸包着的糕点。

  这小小的油纸里,有江南的“天青色等烟雨”,有嘉湖的繁华富庶,有桐乡人的精致小巧,更有一脉相承的长辈对小辈的偏爱和牵挂。

  糕团的味道,即是乡土的味道。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