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西栅洪昌弄和洪昌冶坊

2023-05-18 09:25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高玉林

  我的祖籍原在德清新市镇。父亲13岁到乌镇中市的一家绸布店学生意。后来自己在乌镇西栅开了一爿小布店,店号大隆,娶妻西栅恒源布店“老寿星”的女儿,结婚新房仍设在新市镇老屋。为了生计,父亲只能在乌镇西栅租房居住。我出生在西栅洪昌弄口西首靠街的两间楼房里,直至十六岁外出求学、谋生才离开这里。由于母亲一直住在这间老屋里,我常回家看看。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到2003年西栅旅游开发时才搬迁到别处。因而洪昌弄于我有特殊的情结。

  洪昌弄南北垂直,南靠西栅大街,北通田野、村舍。弄长约两百米,宽不足两米。站在南面弄口,向北望去,幽深修长,像要把你吸进去似的。记得童年时的洪昌弄口靠东墙边存有一块界石,刻有“沈洪昌弄界”的字样。南北弄口各有一个墙门,早开门,晚关门,以防不测。到了公社化时期,弄北村舍的农民因为挑担进出弄堂不方便,把弄堂的墙门框拆除了。

  弄东的宅院系沈洪昌所建。将人名、弄名、宅院名混而为一,实为罕见。宅院五开间五进深,坐北朝南均为两层楼房,建筑为砖木结构,以木为框架,柱柱落地。从弄内看,斑驳的外墻体之裙墙为条石垒筑,裙墙以上是踏扁砌的砖墙,屋脊上的山墙是标准的马头式封火墙。宅院第一进为靠街楼,当中一间是雕花门楼,两边开设商铺。后面四进楼房一进比一进高。如逢红白大事,各进院落墙门和厅门敞开,站在临街的门楼前望过去,屋宇轩敞,气势恢宏。

  沈洪昌做什么生意?是什么老板?居然如此有财有势。小时候问过我的父母和弄堂周边的街坊邻居。但是由于沈洪昌的后裔早已外出谋生,始终不得其解。最近我看到一篇旧文,题为《小炉冶业的兴衰》,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这个谜团。从前乌镇人只知道南栅有一个沈亦昌冶坊(后改名地方国营乌镇锅厂)是乌镇冶坊业的老字号。但是,据这篇旧文关于冶坊业的资料记载:“乌镇冶业始于明代西栅沈洪昌冶坊,因经营不善而关闭。”原来如此,明代就有沈姓洪昌冶坊,开设在西栅咸宁桥南。这就对了嘛!怪不得西栅咸宁桥一直以来被叫作“冶坊桥”。西栅旅游开发时在冶坊桥南仿古重建了“沈亦昌冶坊”,展示冶铸铁锅的一道道工序,门口还冶铸了一口特别大的“天下第一锅”,供游人观赏。西栅冶坊桥南北向,横卧在西市河上。从桥的北堍往东走大约五六百米,就到了洪昌弄的南口,还挺近的,来去很方便。据资料显示,冶坊分为大炉和小炉。冶铸铁锅者为长炉,亦称大炉,一经开炉,昼夜不熄,连续生产。冶铸钟鼎犁砧者为洪炉,亦称小炉。沈洪昌冶坊经营的虽说是小炉,但是小炉的产品销往嘉湖苏杭等地,销量不小,而且凭工艺赚钱,虽然不像大炉那样“冶坊天一亮,元宝赚一双”,却也是“小炉虽小,一本万利”。没过几年,沈洪昌就积累资金建造了这五开间五进深的整体宅院。后来沈洪昌就把这些房屋分配给子孙居住。但是“富不过三代”,由于后人经营不善,洪昌冶坊只能关门大吉。

  弄西的宅院比弄东逊色多了。我家住的那老屋是向別人租的。房主人只有弄口西首两开间两进深的楼房,后面是西隔壁桂家厅的仓房(现已改建成“三寸金莲”博物馆)。房主全家在民国时期就外出谋生。我家向房主租住了六七十年,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房屋是我们自家的呢!

弄堂东西两边的山墙墙体似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始向弄内倾斜,但至今还是那个老样子。因从前的宅院都以木头为框架,每个柱都是落地的,墙壁不承重,不会倒塌。

  孩提时代家里没有电风扇。到了夏天,我就搬个小凳在弄口看书,弄堂风很凉快,好惬意啊!一会儿来了一群小朋友。我们便一起玩游戏,什么“官兵捉强盗”,或者捉迷藏,从弄口往北追逐嬉闹,一直跑到弄北荒野田畈里,跑得满头大汗,却是非常开心。偶尔有几个小伙子从大街上走进弄内来表演“杂技”。因弄宽不足两米(仅一米八左右),他们一个个两手撑在弄堂一边墙上,两脚踮在另一边墙上,一步一步往上攀登,比赛谁攀得高,实在支撑不住了,往下一跳,平安落地。我们这些小孩子看着“大人们”化险为夷,个个拍手叫好。

  沈洪昌的宅院老早就分给子孙后代了,有的卖给了别人家,有的出租给他人了。洪昌弄大宅院成了“大杂院”了。当年住在这个大杂院的大人小孩都是从弄内向西开出的边门进出自己的屋内。后来西栅旅游开发,这些人家也从洪昌弄搬到别处去了。

  俱往矣!沈洪昌的后裔早已在天南地北创业发达,我的百岁老母亲也已离开人间十多年了。然而时过境未迁,洪昌弄风貌依旧。回想上世纪那“共同贫穷”的六七十年代,洪昌弄西首那两间楼房曾经做过我以及姐弟四人结婚时的洞房哩。最近我漫步西栅景区,驻足在洪昌弄南口,往北望去,弄内小路的石板还是儿时的石板,中间是条石,两边是碎石,但石缝中长满了杂草。弄堂两边的封火墙斑驳陆离,但依然气势恢宏。凝视这又长又窄的弄堂,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高玉林 桐乡市作协会员,乌镇植材小学退休教师。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