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桐乡花鼓戏

2023-08-03 09:23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徐春雷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桐乡花鼓戏 资料照片

  桐乡花鼓戏是流传于桐乡民间的传统小戏。它角色不多,道具简朴,方言说唱,表演诙谐,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为当地民众特别是农民所喜闻乐见。

  根据现有史料,结合表演形式和音乐曲调分析,桐乡花鼓戏是从形成于清朝中后期、流行于当地的民间曲艺“滩簧”发展而成的。《中国文化史词典》(1987年8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介绍:“滩簧,曲艺类别,亦作‘滩黄’。代言体的坐唱形式。流行于苏、杭、沪、宁等地。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曲目和音乐都采自宣卷和当地民歌。辛亥革命前后,不少地区的滩簧发展为戏曲剧种,如沪剧、杭剧、苏剧、甬剧等,均是在地区滩簧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桐乡花鼓戏的剧目内容,大多表现男女爱情、家庭离合、伦理道德等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及社会故事。或歌颂美善、或鞭挞丑恶、或宣扬婚姻自由、或倡导敬老抚幼,寓教化于笑谑之中。其传统剧目有:《卖湖葱》《卖青炭》《卖草囤》《卖香瓜》《双落发》《双采桑》《磨豆腐》《拔兰花》《徐阿正》《吊纱窗》《打纱窗》《庵堂相会》《麒麟带》《借黄糠》《陆雅臣卖妻》《抵妹成亲》《看郎招亲》《闻子建招亲》等数十种。

  花鼓戏的唱腔比较单纯。因其是从说唱为主的滩簧演变而来,便无规范的唱腔体系。花鼓戏演唱中常用的基本曲调主要有四种:男调(亦称男腔,小生及丑角所用)、女调(亦称女腔,旦角所用)、行路调(行进时所用)、紧板调(情急时所用)。演唱中有时根据需要常吸收插入一些当地民间小调,乡土气息浓郁。伴奏乐器主要为二胡、板胡、三弦等。

  花鼓戏的表演特点是朴实、夸张、幽默、风趣。其所演大多为一旦一生(或一旦一丑)的小节目,表演时没有大剧种那些复杂固定的程式,一招一式都比较生活化。整个演出过程以唱见长,有时一口气要连唱几十句。开唱多用当地方言土语,唱词基本词格七言居多,通俗易懂,顺口风趣。

  如《卖青炭》中介绍杂货、竹器时唱道:“萝卜干来大头菜,青青白白蚕豆板;摆出两堆灰鸭蛋,还有两甏臭冬菜……淘箩筅帚蒸汏筷,马桶豁筅一大堆;勿长勿短帐竹竿,架上摆来齐斩斩。”

  又如《庵堂相会》剧中,小姐金秀英去灵神庵烧香时,描述田野春景的一段唱词:“菜花田里铺黄金,小麦田里青又青;大麦花开像龙灯,荠菜花开满天星;桃花开来红喷喷,杏花开来白似银;柳花开来九莲灯,蚕豆花开黑良心……”唱词通俗流畅,比喻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花鼓戏道白语言也惯用方言土语,多为口语化。常运用俗语、歇后语与缩脚语,艺术感染力很强。如《徐阿正》剧中,徐阿正来到梅彩琴家门口叫开门,当梅彩琴询问门外是啥人时,徐阿正没有直接告诉她名字,而是用了“斩刀丝(齐)、杀鸡剖(鸭)、改邪归(正)”三句“缩脚语”,让她猜“徐阿正”这三个字,幽默风趣,戏剧效果极佳。

  桐乡花鼓戏的历史渊源,虽然尚未在较早的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中查到确切记载,但从如今还健在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中,仍可追踪到它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段时间的发展脉络。

  据年逾八旬的花鼓戏老艺人俞爱金(洲泉镇马鸣村人)回忆说,她父亲俞汉庆(1914-1978)曾经跟自己说起过,他十七岁(1931年)时就跟湖州人鲶鱼阿三学唱花鼓戏,后来和本地田塍村(今属洲泉镇)的胡掌生,上市(今属崇福镇)的年家里(陈年兴)、永秀(今属洲泉镇)的裁衣阿大(沈叙发)等,一起演唱花鼓戏。那时兵荒马乱,谁还有心思看戏,直到抗战胜利后演出才开始多起来,但也只能在乡下偷偷摸摸地演(因被诬贬为“淫戏”而遭当局禁演)。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才获得新生。

  花鼓戏在原崇德县(今属桐乡市)农村比较流行,故旧时会唱花鼓戏的老艺人大多来自崇德农村。解放初期花鼓戏尚无班团组织,往往哪里有人邀请,由几个老艺人相互招呼,临时凑成一个班子去演出,演完后大家又分散了。当时主要演员有俞汉卿、沈叙发、胡掌生、陈年兴等。直到1952年,崇德县文化馆将分散在民间的花鼓戏演员组织起来,成立了“民爱花鼓小组”,并编印了一些有关土地改革、新婚姻法、抗美援朝等宣传资料,供他们在演出时宣传演唱。当时演出的剧目大多为一丑一旦的传统小戏,如《卖草囤》《卖胡葱》《卖青炭》《双落发》《徐阿正》等。

  旧社会流传下来的滩簧小戏,其内容难免鱼龙混杂、精粗并存。1953年,文化馆馆长胡秋心去粗取精,重新创作,将《卖胡葱》改编成《还披风》,并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戏曲音舞会演,一举获奖。从此,花鼓戏的影响力日益增长,队伍也不断扩大,民爱花鼓小组也发展到14人的队伍。

  据80多岁老艺人屈娟如回忆,早期花鼓戏艺人大多为农民,往往农忙种田,农闲唱戏,并无长年的固定组合。当时花鼓戏小组在农村演出,一般不卖票,而是由村坊上集体包场,村民免费看。演出所收费用,也不给演员发工钱,而是用这些钱让大家吃一顿朋东(聚餐)。

  1958年11月,崇德县和桐乡县合并为桐乡县,两县的各级机关团体单位也相继合并。1959年,民爱花鼓小组改称民爱花鼓剧团,后在县文教局的领导下,经过整顿,组建了“桐乡县花鼓戏剧团”,人员已扩大到20多人,演出剧目仍以传统小戏为主。

  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要求剧团不但演出优秀的传统戏,还要演出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为此,花鼓戏剧团曾从省里剧团移植了《雷锋》《抢伞》等,从余姚姚剧团移植《半夜鸡叫》,从江苏锡剧团移植《采石榴》等,还根据话剧剧本改编《墙头记》等。除从外地兄弟剧团移植改编一些剧本之外,还积极深入生活进行编剧创作。剧团的编剧程柱石深入乌镇和史桥调查采风,创作了《乌镇北栅头》和《血仇难忘》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剧本,演出后深受观众欢迎。随着观众需求的变化及演出地域从农村向城镇拓展,剧团开始排演多幕大戏,大小搭配演出(白天演小戏,晚上演大戏)。

  此后一个时期,桐乡花鼓戏因大环境所致而又陷入低谷,直至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花鼓戏剧团才逐渐恢复,开始在农村各地演出。

  随着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花鼓戏在农村的演出受到广泛欢迎,邀演单位接连不断,白天晚上场场爆满。一般每场观众总有五六百人,最多可达成百上千人。当时除了在桐乡境内演出,剧团还被邀请到邻近的海宁、余杭、德清等地演出。

  后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以及录像厅和舞厅的兴起,花鼓戏的观众逐年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时一场观众仅四五十人,剧团难以维持,遂于1990年5月解散。但一些老艺人返回乡村之后,每逢过年过节,仍有地方请其出演,于是他们便自愿组合进行演出,以满足一些老戏迷的需求。2000年,乌镇东栅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旅游公司为弘扬本土文化,邀请屈娟如等老艺人,在修真观古戏台上公开演出本土传统花鼓戏。这样,停演多年的花鼓戏又正式登上了舞台。

  2012年,桐乡花鼓戏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经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努力,桐乡花鼓戏在“浙江省传统戏剧濒危剧种守护行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关爱。老艺人屈娟如也被批准为省非遗保护项目(桐乡花鼓戏)的传承人,享受政府补贴。

  为进一步做好花鼓戏的传承保护工作,市非遗保护中心积极挖掘抢救传统剧目。通过深入调查,广泛走访健在的老艺人及其亲属,先后搜集整理出花鼓戏传统剧本10多个,曲谱六七种。同时,市非遗保护中心还跟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合作,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审美需求,本着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创作排演了不少花鼓戏的新剧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0年,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排演了花鼓戏表演唱《夫妻问答》。2014年,又以桐乡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乌镇姑嫂饼》为素材,编成花鼓小戏演出,获得广泛好评。该年6月,花鼓小戏《姑嫂饼》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比赛,荣获当月的月冠军。这是桐乡花鼓戏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中央电视台。2016年,他们又以本土流传的另一则民间故事《望蚕讯》为素材,编成花鼓戏,并由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屠甸镇文化站、市非遗保护中心编排选送,参加了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获得兰花金奖。后来,该小戏又代表浙江省参加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戏曲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一举获得优秀剧目、编剧、作曲、导演、演员五个奖项,为我省我市赢得了荣誉。2017年,他们以残疾人自立自强为题材,又创作编演了花鼓小戏《一只鞋子》,并参加“第三届江浙沪现代小戏邀请赛”演出,一举揽获创作金奖、表演银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演员奖五个奖项,再次彰显了桐乡花鼓戏的魅力。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桐乡花鼓戏的保护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戏剧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它和百姓生活紧密相联;同时戏剧艺术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为此,桐乡市对花鼓戏探索实施“活态保护”,就是把花鼓戏保护在演出舞台上,保护在演员身上,保护在百姓生活之中。同时,还在春晖小学和义马小学建立了花鼓戏传承基地,经常派演员去学校辅导小演员们排练花鼓戏节目,所辅导的花鼓戏《庵堂相会·过桥》等剧目,参加比赛并获得奖项。桐乡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后继有人。

  实施活态保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桐乡花鼓戏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艺术,正在集聚能量,焕发青春,为“风雅桐乡”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春雷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2011年被授予首届“浙江省精神家园守护者”荣誉称号。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