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桐乡>文学

七月半的馄饨

2023-08-17 10:13   来源:    作者: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王斌刚

  夏天总是来得这么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一下子,说热就热起来了。

  自小时记事起,每年夏日的农历七月半就有祭祀、吃馄饨的习俗。家里考究的,还会邀了亲戚一起来家吃晚餐,当然菜品没现在考究,无非就祭祀用的一些菜肴,外加时髦的“韭菜花”炒香干,总归新鲜是新鲜的,天热,不就图个新鲜嘛。

  要说这一天,作为半大不大的小孩子,最喜欢的美食还是馄饨,葱花鲜肉馅的,只有这一种,没有现在那么多花哨的搭配。就是买来纯正的夹心肉,肥瘦适宜,买回家后清洗、去皮、切块、剁馅,非经历一番“手酸”难以功成。肉啊肉,实在应了那句“千刀万剐”。诚然,不经历痛苦怎能够成为精美的肉馅呢?不经历磨难怎么能够成为馄饨的灵魂伴侣呢?人生亦如此。

  大人们会在大堂里摊一张大蚕匾,蚕匾的正上方是吊扇,农家以前没有冰箱,因此,这一天的吊扇是要晒一整天的,一方面驱赶“闻香”而来的不速之客——苍蝇,另一方面是要给包好的馄饨降温,风干,防止“馊”了,但空气是热的,尽管风扇很努力地旋转,一丝也没敢懈怠,可始终还是跑不过狡猾的时间,到傍晚时分,馄饨往往已经微微带“酸”了。这,大家也早已习惯。

  后来,家里有聪明的客人说,可以把包好的馄饨,用水桶吊着,冷藏在“水井”里,几米深的水井,始终保持着沉稳的凉爽。于是,我也曾把馄饨装盘,放在铁皮箍成的水桶里,沿着井壁,“乒乒乓乓”一路向下,直到水桶稳稳地停留在水面为止。馄饨便安静地在井底躺上一下午,果然,馄饨也是娇贵的,需要人好生伺候,就没有那份“酸”气了。农家人那井底环境真好,所以连成语中的那只青蛙也还是欣然待在下面,永远活在那属于自己的一小方自由的天地里,活在人们的思想里。

  祭祀照例是大人们当天最忙、最重要的事,但是之于小孩子们而言,那一定是色香味美可口的馄饨更重要,于是关于馄饨成长话题就从肉馅端上蚕匾那一刻真正开始了。

这时,原本一直比较“懒惰”的男孩子们,也变得异常勤劳,即使那笨拙的手难以掩盖一颗激荡的心,“馄饨”的诱惑是足以在短时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的。

  “你看,你看,我包的好看吗?”

  “你包的像面疙瘩啦!”

  “今天的自己吃多少,就自己包多少,不包的就没得吃,只能看着我们吃了。”

  “看我,看我,我包了一个大肉的,待会谁吃到是谁的运气。”

  “笨蛋,你包个大肉的你自己吃吧,因为其他馄饨烧熟的时候,你的大肉馅还是生的;如果等你的大肉馅熟了,其他馄饨就糊了。”

  重复,不断地重复,几个人围着,不停地摊皮在手掌,放馅,包裹,旋转,最后扭一扭,成型。与其说包馄饨的过程是枯燥的,倒不如说是能够很快盼到美味的期待是美好的,这番美好,只有那个年代包着馄饨的少年的内心才能真正领会。

  包馄饨的过程,足以让一个孩子增长才干和见识,一个小小的馄饨,原来内涵如此丰富:技术需要高超,审美需要满足,多劳方能多得,运气伴随常识,快乐和谐生活……

  大人们是最懂孩子们的心思的,往往在看大家馄饨包得差不多时,会故意来问上一问:“你们馄饨包得如何啦?我们差不多应该煮点吃吃了,新鲜包起来的才好吃。”这无异给孩子们一个激烈的“信号”,“鲜”“美”,口水开始不住在嘴里疯狂打转。

  煮馄饨,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但经验尤为重要,先将一大锅水烧开,馄饨下锅,“盖锅烧皮,开锅烧肉”,中途添一两次冷水,瞅准时机,不早不晚,等到馄饨变得玉色酥软,就可以起锅了。但是配馄饨的汤汁就比较讲究了,小时候都是用家养鸡的鸡汤调味,上面放上猪油、葱花、盐,清亮透彻的汤汁就准备好了,至简至美,捞出煮熟的馄饨,放在汤汁里“养一养”,美味即成。

  说出来还别不信,馄饨还得趁热吃,放置的时间稍稍一长,就容易胀糊。所以孩子们吃馄饨就更有了可喜的场景:顶着满头大汗,冒着烫伤的风险,喝一口汤,哇!鲜!圆满!至于馄饨,因为烫嘴,要用嘴不停地吹;因为太馋,又想急着塞进嘴巴,果不其然,然后一烫,眼睛一眨,人本能一颤,又不舍地吐了出来,眼巴巴,泪汪汪的,就像“癞蛤蟆吃杨辣刺”,有点辣嘴巴。当然,这点小小的困难是难不倒大家的。

  时光飞逝,习俗依旧,七月半吃馄饨,真是炎炎夏日里难得的温馨记忆。

○王斌刚 桐乡市茅盾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