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健康>医疗·保健

家庭医生,让家有温暖的“医”靠

2021-05-19 08:54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中心记者 孙溟苑 通讯员 顾志强 朱伟东 王秋瑜   编辑: 金悦欢


  他们为签约家庭医生的市民提供健康指导、调整膳食结构、预约转诊……他们,就是桐乡老百姓的家庭医生。

  从2017年9月起,桐乡正式实施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医生777人,他们与38.38万名居民完成了“签约”。

  今年5月19日是第11个“世界家庭医生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医生,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

  村民健康全掌握

  张俊加(左)正在为村民看病。中心记者 孙溟苑/摄

  5月的桐乡,日头猛烈,恍如盛夏。下午1点多,张俊加从外面回来,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诊室里就来了几位熟识的村民。

  “我昨天就发微信让你过来了。”“我看到了,但昨天家里有点事,就没过来。”一坐下,张俊加就和病人唠了起来,就像隔壁邻居见面一样熟络。

  张俊加是开发区(高桥街道)楼下角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全科医生,从医30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基层。相对固定的就诊人群,连续性的诊疗服务,让张俊加和大部分患者成为老熟人,甚至是相互信任的朋友。

  2017年,为了方便村民询问就诊,张俊加早早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后来,桐乡正式实施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张俊加把群名改成了“楼下角签约医生群”,群成员也在不断增加。除了病情咨询,平常张俊加也会在群里转发一些健康体检、新冠疫苗接种、慢性病科普、传染病预防等方面的信息。

  前段时间,在海宁上班的村民张小惠(化名),突然感觉手有点麻木。害怕之余,她立即想到了张俊加,便发了一条微信询问情况。张俊加看到后,又仔细询问了她的症状,怀疑是轻微中风,让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后来,经过及时治疗,这次中风并没有给张小惠留下任何后遗症。“多亏了张医生,要不然我的手可能动不了了。”说起这事,她满是感激。

  在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医生需要看多种疾病,同时还要照顾患者心理感受,考虑其具体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支持情况等。可以说,医生看的不是患者一个人,而是全家人。

  前段时间,村里李阿姨胸部不舒服,于是,她找到了张俊加。“我对李阿姨比较熟悉,她本身就有高血压。”张俊加说,本着多年来的就诊经验,他开了一个经济实惠的“三味小方”。后来,李阿姨碰到他,都会跟他说,吃了小方就感觉舒服多了,而且价格还便宜。“老百姓挣钱不容易,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实处。”张俊加说。

  像家人一样

  崇福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虎啸分中心签约家庭医生团队(部分)与村民合影。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签约家庭医生都有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既有社区家庭医生,也有卫生院、市级医院的专科医生。许道行是崇福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虎啸分中心的一名签约家庭医生,其所在的团队有5名成员,包括市二院的2名医生、虎啸分中心2名家庭医生以及1名护士。

  “许医生,我老伴整个人没力气还发抖,该怎么办?”“阿姨,你赶紧打120,送医院。”即便是在休息时间,许道行的手机也经常电话不断。

  忙,是每个家庭医生的常态;忙碌的背后,也是村民对于家庭医生的信赖。

  在许道行看来,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十来年里,他们早已是自己的“家人”。有时,面对不听“医嘱”的患者,许道行也会“凶”上几句。“村民知道我们家庭医生是为他们好,所以讲了都会听。”许道行说。

  在崇福镇景卫村,每个老人几乎都有许道行和团队其他人的电话,遇到健康问题就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已成为他们的习惯。每次,许道行和团队成员都会耐心给出自己的建议。这一点一滴的贴心服务也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慢性病随访是家庭医生的重要日常工作,“对于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我们会主动到居民家中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病情、用药情况、给予健康生活指导。”除此之外,双向转诊也是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前不久,村里一位50多岁的大伯跌倒后导致右小腿明显肿胀,在家人搀扶下走进了诊室,凭着多年的诊疗经验,许道行怀疑是骨折,需要到骨科进一步诊治。

  于是,许道行在双向转诊的平台上填报信息,并及时联系了市二院的医生。该患者去医院后,无需再挂号或者办理入院手续,可以直接检查和入住,让群众少跑腿、少等候的同时,也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增加了砝码。

  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家庭医生的作用更加凸显。那些日子里,许道行所在的团队除了负责日常门诊工作外,还要医院与村里来回奔波,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每日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工作。

  让每一个家庭都有温暖的“医”靠,这是每个家庭医生的心愿,也是他们正在践行的诺言。

  提早一小时上班

  沈荣强(右)正在给村民量血压。

  沈荣强是石门镇崇安村卫生室的一名全科医生,也是崇安村北片区1000多人的专属“家庭医生”以及健康守护者。

  早上7点左右,乡村的路上还很安静。赶着不算拥挤的车流,沈荣强早早就坐在卫生室的诊室里。没一会儿,不大房间里,就来了不少人,大家有序地等待着。7点,这比正常上班时间提早了一个小时,却是沈荣强从医3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很多人都是8点钟上班,如果我也8点钟到,那么有些村民来看病就得向单位请假,很不方便。”为此,沈荣强每天都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到达卫生室。

  早上10点左右,诊疗室里渐渐冷清了下来。沈荣强将早上接诊的病例资料整理完之后,便钻进了隔壁的药房,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上拿着满满一袋药。原来,这是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委托沈荣强帮忙带的药。

  几袋药、听诊器、高血压仪器,就这样,沈荣强开着车出发了。

  作为家庭医生,这些事对沈荣强来说已是常事。为方便村里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一有空闲,他就会和同为家庭医生的同事轮流进村,给他们测量血压,现场指导他们调整药物、正确地服用药物。对于行动不便的人,他都会上门提供帮助。

  手机24小时开机,是每位家庭医生的“标配”。有一次晚上9点多,沈荣强接到村委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个村民肚子痛得很厉害,让他赶紧过去看看。接完电话后,沈荣强立刻赶到那户村民家,在仔细检查后,他初步判断是阑尾炎,需要立即送医院。但家里只有两位老人,救护车赶过来需要时间。为了尽快就医,沈荣强二话不说,便自己开车将村民送到了医院。挂号、缴费......等忙完,他回到家已是凌晨。

  沈荣强说,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守护群众的健康是责任更是义务,要让签约的居民切实感受到家庭医生在身边的便利。

  桐乡市“优秀家庭医生”“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名单

  (受访者供图)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