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健康>医疗·保健

守护3400名村民“大健康”他是最踏实的“医”靠

2023-12-29 09:58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见习记者 艾婧一 文/摄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罗渭炎近照。

  “来了,先量个血压吧。”下午2时30分,当天的第58名患者走进了大麻镇海华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身整洁的白大褂,戴着黑色半框眼镜,在诊疗室,社区医生罗渭炎坐在电脑前,和患者打声招呼,量血压、把脉问诊、开处方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

  “都是很多年的老患者了,什么病吃什么药我都熟悉。”罗渭炎今年70岁,扎根在海华村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已有54年。退休后,他返聘继续坐诊。村民们的身体建康,早已成为他一辈子的牵挂。

把好第一关

做好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对基层社区医生来说,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要内科、外科、儿科等都懂,急症慢病都有应对措施。对罗渭炎来说,他是海华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唯一一个医生,要守护全村3400余名村民的健康。几十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经验,是他全科诊疗的底气,也是让村民信赖的最亮招牌。

  “罗医生,我今天突然感觉舌头有点麻,说话也不太利索。”数月前,村民朱惠(化名)独自来到卫生服务站,磕磕绊绊地说出自己的症状。“应该是脑血管阻塞,现在就要去上级医院详细检查。”经过仔细问诊和观察,罗渭炎当机立断,帮助朱惠联系好,随即马上前往上级医院就诊。由于赶上了溶栓的24小时黄金期,朱惠在住院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后遗症。“多亏了罗医生反应及时,不然拖下去真不知道有什么后果。”每次前来复查,朱惠和她的家人总要再三向罗渭炎道谢。

  几十年前,从海华村前往大麻镇区只有一条5米宽的乡道,家家户户也还没有小汽车,想去大医院看病非常不便。碰到患者昏迷等紧急情况,村民们总是先来找罗渭炎,由他进行急救后再想办法送医。在村民们看来,他就是大家最值得信任的托底医生。一年四季,寒暑往来,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来叫,他穿上衣服,背上药箱,推门就走。

  即使现在交通便利了,有什么头疼脑热、磕碰不适,很多村民尤其是村里的老人都习惯先来罗渭炎这边。要是罗医生说没什么事儿,就安心服药休养;要是罗医生说需进一步检查,就在罗医生帮助建议下转诊治疗。

  除了做好日常诊疗工作,如何防止让患者小病拖成大病,从根本上保障村民健康,改善生活质量?这些年,这个想法一直都放在罗渭炎心上。

  罗渭炎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基层卫生保健,预防疾病和推动村民健康生活,而社区医生无疑是最佳人选。“社区医生要找准自身定位,不单单是负责诊疗的医务工作者,更要成为社区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者、管理者,了解村民们的身体状况,做好日常健康普及和养护,走好医防结合的路子。”他说。

  海华村常住村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大多有基础病、慢性病,病情控制是罗渭炎工作的重心。全村高血压患者500余人、糖尿病患者200余人,罗渭炎的电脑中装着村民们的电子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他会定期随访,还会根据不同患病情况做好健康监测,了解病人的血压、血糖控制和用药情况,看到有波动还会给出饮食、作息等健康指导,在日常交流中帮助村民们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了解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真正从源头上服务和守护村民健康。

理解与关照

成为患者情感的摆渡人

  社区医生,既是医疗卫生资源延伸到农村和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守门人,也是患者情感的摆渡人。在海华村,罗渭炎与这里几代村民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村民的病情、习惯,甚至性格和家庭,他都了如指掌。

  在每天的接诊时间,罗渭炎早已与村民建立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周一至周六,每天早上7时30分,比规定的上班时间提早半小时,他会准时打开卫生服务站的大门。此时,门口早已有等待看诊的村民,打个招呼,便开始一天的工作。

  “为啥提前半小时接诊?”面对记者的疑问,罗渭炎解释:“村里不少年纪大的老人,起得早;而年纪轻的,一早来找我配好药还能安心赶去上班;另外,糖尿病患者来做血糖检测要空腹,早点做好检查就能按时吃早餐,避免血糖波动。”

  卫生站不大的诊疗室,每天人流量都在六七十人。人多时,桌子上排着一列长长的医保卡。“嘿,到你了!”轮到谁了,前后的人都会帮着罗渭炎招呼一声,从不插队。

  记者采访时,村民邓惠明(化名)正在取药,他今年55岁,患有高血压,每个月来复诊开药,并顺带找罗医生配好77岁老母亲所需的药。考虑到邓母年岁已大且患有小脑萎缩,行动不便,罗渭炎会根据老人病情和邓惠明的描述对症开药,尽可能减少他们来去奔波。

  “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全家就在罗医生这里看病,病看得准、态度好。”邓惠明说。村里许多家庭都像邓惠明家一样,都在罗渭炎这里看病,既是出于对他专业的信任,更因为他平易近人,言语温和。

  与患者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罗渭炎理解他们生病后的焦躁不安,所以他总是倾尽所能,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关照。患者来看病时,除了常规检查,他总要多问几句;患者有什么问题或担忧,他也总是一一解答,用轻快的语气化解他们的不安;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他还会上门送药,顺便将他们的最新状态记下来。

  今年罗渭炎不慎摔跤,还做了手术。据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沈玲瑜回忆,做完手术第一个月,罗医生就想回来接着工作。被大家劝住休养后,他也总会在微信上问问卫生站和病人的情况。尽管如此,手术3个月后,他坚持回来坐诊,从助走椅到拐杖,撑起的是罗医生对村民们的牵挂。

  自从开展社区内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村民们陆陆续续都来找罗渭炎做自己的“健康管家”,目前海华村的签约率已高达95%以上。被问到是否有什么秘诀,罗渭炎想了想,说道:“其实没什么秘诀,一个是大家知道我一周六天都在这里,雷打不动,他们不会白跑一趟。另一个就是态度好一点嘛,不要怕麻烦,多说多问,几十年都是这样的,大家就都很相信我。”

发展与变迁

他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见证人

  从医54年,罗渭炎经历过三重身份的转变,从“一根针、一把草、一双手”的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再到社区医生、家庭医生,他是祖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变迁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基层医疗卫生的脚步,是与时代发展一同向前迈进的。从田间地头的穿梭问诊,到乡村医务室,再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罗渭炎服务村民的诊疗环境越来越好,卫生管理与服务也在不断规范。现在,他桌子上的电子血压计、血糖检测仪成了“最强助手”,不再只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这3个“老伙计”和“望、触、叩、听”的原始诊疗手段。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精准帮扶政策等医疗惠民政策更是相继实施,罗渭炎总是积极学习医疗卫生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将好的政策服务于更多的村民。

  各类体检表、化验单在医疗系统内的共享,让罗渭炎对村民们的身体状况了解更加精细全面。他向记者展示了正在使用的HIS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并举例道:“如果村里谁感冒了,可以先去卫生院验个血,再回到我这里治疗开药。验血的结果我用电脑就可以查看,知道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之后,也方便我对症用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不会抗拒就医,且不断增强科学健康管理意识,体检过后,也会主动找罗渭炎解读体检报告,请他讲讲看不懂的地方。这样的变化让罗渭炎感到欣喜,他不吝精力,总是想着多问一些、多嘱咐一些,让更多的村民把健康攥在手中。

  70岁仍坚守一线岗位,每年门诊1.8万余人次,罗渭炎是村民最信得过的社区医生。他曾获得桐乡市第三届优秀“健康守门人”、嘉兴市优秀医师代表等荣誉。“感谢大家相信、配合我,我很开心能坚守在岗位上发挥光热,也希望未来能涌现更多的优秀基层医生,参与到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共同守护百姓健康。”这是他的心里话。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