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时政

桐乡这场剪纸展,为何会火出圈?

2023-06-21 08:43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杨文婕 摄影|沈泽瓴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从很早开始,人们就会用一把剪刀、一双巧手,再经一番摆弄,赋予一张纸生活的灵气,用它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当剪纸艺术遇上非遗文化,这是一种怎样的碰撞?

  步入洲泉镇马鸣村马鸣驿,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意态鲜活、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

图片

  船在河中行、杆在船上立、人在杆上翻,表演者似一条破茧而出的蚕蛾登至杆顶;在指挥者有节奏的号令下,众船齐发,你追我赶,众多群众围河观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宋代文人的“四般闲事”跃然而上……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般,让人沉浸在不同时空中。

  来自全省各地的140余幅剪纸作品在这里集中展陈。它们或聚焦“蚕桑之源”“丝路文化”,或凸显“浙江有礼”“剪纸文创”“喜迎亚运”等主题,呈现了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桐乡韵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6月20日,非遗传文明,和美兴乡村——2023年浙江省“蚕·丝”文化剪纸艺术展一开展,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参观者中既有高校师生,也有颇具名气的剪纸艺术家,还有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剪纸爱好者。

图片

  一个小村,缘何会承办这样一场高规则的展览,让传统文化火出了圈?

  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说起桐乡,“蚕桑文化”和“宋韵之美”是不可不提的两个重要标签。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俞奕凌表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区和保护地,桐乡的蚕桑习俗与中国剪纸一样,都已录入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展陈的140余幅作品聚焦桐乡的蚕桑文化,以非遗视角展现了“风雅桐乡 水映洲泉”的地标文化经典和人文风貌,也体现了各剪纸艺术家们在非遗视角下对传统剪纸的重塑,以当下的生活方式和体验来探索剪纸的未来可能性,对于桐乡蚕桑文化的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内涵丰富及内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而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也是桐乡最深远的文化印记,它流淌在运河里,传承在文脉里,凝聚在街区中。

  风雅桐乡,最是文化能致远。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生动奏响“风雅桐乡”十二乐章,绘就新时代人文桐乡全景图。对于“水映洲泉”来说,马鸣村正是生动乐章的集中体现。

  这个地处桐乡市洲泉镇西部的小村落,历史悠久,有着蚕桑习俗、高杆船技、花鼓戏、吃早茶等传统民俗文化。其中,桐乡蚕桑文化生态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杆船技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的蚕花水会,每年都会引来万人参会的盛况。

  可以说,选择马鸣村举办展览,天时地利人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桐乡积厚流光的宋韵文化、蚕丝文化与剪纸艺术深度融合,再次开启了打造江南蚕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丝路文化带的璀璨明珠之门,也是践行文化使命的一次生动实践。

  湖州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一学生田语晗,特意跟着老师来到马鸣村采风,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最终创作出了《马鸣人家》作品。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师范专业大三学生沈愈是土生土长的桐乡人,从小就和小伙伴赶集蚕花水会,她将自己的所感所思都融在了作品中。

  令人欣喜的是,让蚕桑文化具象起来的剪纸作品有了更广的延伸。现场,各类文创产品也惊喜亮相,簪子、胸针、杯垫、抱枕、地毯、丝巾……可穿戴、可装饰的别样之美,也以更多载体、更大范围呈现了艺术的价值。

图片


图片

  诚如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本次活动策展人钱海琴所言,杭嘉湖地区的蚕丝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代表,而剪纸则是蚕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希望以一场以蚕丝文化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展,让艺术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