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时政

七月的致敬   《茅盾和他的儿子》在我市首发

2023-07-19 08:51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沈惠娟 摄影|孙一聪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提起文学巨匠茅盾,家喻户晓,但关于茅盾儿子韦韬,多数人不甚了解。而他便是“大半生活动中始终在茅盾身边的唯一的一个人”,也是茅盾思想研究背后的坚实力量。如今,我们在茅盾纪念馆内看到的珍贵史料,便来源于他的无偿捐赠。

  7月18日,七月的致敬——新书《茅盾和他的儿子》首发式活动在茅盾纪念馆举行,共同纪念茅盾诞辰127周年、韦韬诞辰100周年暨逝世10周年,缅怀茅盾父子对中国文学,对故乡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活动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主办,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桐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副市长施如玉、市政协副主席陈炳荣出席。

图片

  这部以韦韬为主的传记,也是写韦韬的第一部传记。该书一方面披露了不少茅盾和儿子韦韬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往事、从中国革命家庭出来的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展示了韦韬晚年的无私奉献精神。

图片

△现场赠书

  在作者钟桂松看来,茅盾的儿子,是沈霜(韦韬本名),更是韦韬。成长于革命大家庭,不愿因父亲的身份受额外关照而特意改名,在韦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具有独立意识、谦逊、低调、自律的品质,也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家风的传承。“不能盲从站队,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心胸坦荡、刚正不阿的人。”当天,茅盾长孙沈韦宁也来到首发式现场,回忆了童年时期父亲韦韬所给予他的种种叮嘱,更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家风的代际传承。

图片

△茅盾长孙沈韦宁

  韦韬的人格魅力,同样反映在对茅盾文学遗产的处理上。他深知茅盾文物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把珍贵手稿无偿捐献给国家,让茅盾的创作经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2007年3月,他毅然决然地将大量珍贵手稿和珍贵照片、图书等1054件各类载体的档案,捐献给桐乡市档案馆。“父亲说过,爷爷茅盾的文学精神是属于大众的、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我们作为茅盾的后人,为弘扬茅盾文学精神,推动茅盾研究,为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是责无旁贷的。”沈韦宁说。

图片

  晚年的韦韬,把父亲茅盾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把国家的文化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自己分内事。“可惜在资讯发达的今天,韦韬为中国文学、为茅盾研究所作的贡献,依然没有广为人知。” 作为资深的茅盾研究学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钟桂松与韦韬交往30多年,积累了大量史料。此次,他耗时近两年,通过这部20余万字的传记把韦韬请进了大众视野。从“出生在上海的乌镇人”“在西北文工团的日子里”,到“协助父亲写回忆录”“高风亮节的无私捐献”,钟桂松为我们娓娓道来韦韬的一生。特别是关于晚年的韦韬,钟桂松以亲历者的视角,道出了韦韬对故乡桐乡的深情厚谊。


图片

△钟桂松带来《山很高,水很长——致敬茅盾和韦韬先生》专题讲座

  “新书《茅盾和他的儿子》首发式,既是缅怀茅盾和韦韬两位先生,也是茅盾文学奖回归的前奏和献礼。”施如玉在致辞中提到,今年茅盾文学奖将回归桐乡,届时将推出“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茅盾文学周”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文学、助力文学的浓厚氛围。“桐乡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的繁荣发展,奏响风雅桐乡‘十二乐章’,打造风雅桐乡高地。”施如玉说。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