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时政

桐乡这个“扛把子”夜市,你去过吗?

2023-08-14 08:53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庄菲菲 摄影|沈泽瓴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再热的天,也抵不过桐乡人逛夜市的热情。

  晚上6点半,濮院佳源夜市的小吃摊前已经开始人潮涌动。

  这是一个2016年开张的夜市,位于濮院的佳源中心广场上,从凯旋路一直延伸到紫金路,一路狂奔不回头也要走上近10分钟。据说,这里聚集着超200个的摊位。

图片

  我一直在想,夜市受欢迎的点在哪里。是好吃吗?不见得。是便宜吗?恐怕也不一定。尤其在这个夜市一股脑回归的夏天里,在各种夜市被诟病“千篇一律”的舆论环境下,我无法对夜市形成足够的好感。

  “你不喜欢,但总有人喜欢。”反驳的声音总是恰好出现,适时打断我的自以为是。的确,我无法否认,夜市这一形式确实存在大量的拥簇。至少就濮院佳源夜市来说,它已屹立六七年不倒,并且人流持续火爆。

  那么,这里到底聚集着怎么样一群人?小小的夜市里,又有什么样的百味人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有什么其他打算吗?”

  “等存够钱就做别的。”

  “那多少钱算够呢?”

  “……”

  他低头沉默了一会儿,两秒钟后,脸上表情又被笑容取代。“我也不知道。”这个名叫“战争”的年轻小伙摸了摸后脑勺,似是不好意思一般。

  小伙姓徐,全名徐战争,濮院佳源夜市“金牌烤猪蹄”小吃摊经营者,来自河南,今年28岁。虽说年纪轻轻,却早已在夜市“摸爬滚打”多年,至少在濮院佳源夜市,他灵灵清清记得已经四个年头。

图片

  徐战争的烤猪蹄生意相当红火,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夜市里都排得上名号,不是前三至少也是前五。6点半我们来到夜市时,他的小吃摊前早已围了两三层,而这还不是摊位最忙碌的时间。今日营业的高潮,将在半个小时后正式拉开战线。

  不过,因为有了“最佳辅助”妹妹徐婉婷的帮衬,哥哥徐战争显得信心十足,干起活来亦是如鱼得水。两人一人负责刷油、烧烤,另一人则负责撒料、招呼客人,兄妹俩分工合作、干净利落,小小的摊位即便面对大波的食客依然游刃有余。

  烧烤架上,猪蹄烤得滋滋冒油,为了保持猪蹄的最佳口感,徐战争必须一刻不停地翻面,生怕猪蹄沾上一丝糊味。

图片

  烤猪蹄,一种夜市的特色美食,以外表酥脆内里软糯而闻名,常见却更考验制作者的功力。濮院佳源夜市每天会在下午4点30分准时亮起灯光,然后一直持续凌晨1点,这是大多数经营者的营业时间。但为了这8个半小时的营业,徐战争和徐婉婷兄妹俩必须在每天上午10点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刮干净猪蹄,冲洗血水,然后10点准时开卤。

  这样的生活,兄妹俩持续了4年。

  四年前,在广东打拼的徐战争转战到了濮院佳源夜市,看中的正是濮院巨大的人流量。“这可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啊。”他边摆弄眼前成摞的卤猪蹄边说。

  靠着好口味,徐氏兄妹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晚上能卖出四五百份烤猪蹄,“金牌烤猪蹄”成了真正的“金牌”烤猪蹄。慢慢地,夜市上也有了其他的烤猪蹄摊位。可不知怎么的,食客还是认准他们家,兄妹俩的生意依旧蒸蒸日上。

  夜色愈加深邃,烤猪蹄摊位前的食客越围越多,兄妹俩加快了手脚。我不忍心打扰,简单告别准备离开:“我能最后再问一个问题吗?”

  “你说。”小伙戴着手套边给猪蹄刷油,边抬胳膊拭去额头的汗珠。江南的高温天,即便是身处空调间也不觉过瘾,更何况日日围着烧烤炉打转。

  “夜市摆摊,累吗?”

  “累。”说到底,兄妹俩也不过一个20出头,一个30不到。

  “你有什么其他打算吗?”

  于是,故事又回到了开头。

图片


图片

  “我是八九年前过来的,我老公小学时候就跟着父母来了桐乡。”说这话的,叫罗艳,濮院佳源夜市里,“大波正宗川味”摊位的老板娘。

  摊位主打川味烤鱼和干锅,现烤现炒,两个红色简易棚下摆放了五张长方形小桌,食客可以坐下来慢慢吃。

图片

  晚上7点,距离“闹市”尚有一个小时,最近因为天气热,客人“造访”的时间也开始延后。棚子里零星坐着几桌客人,老板“大波”不紧不慢,翻腾着锅里的小龙虾,并不时拉开左手边的烤箱查看烤鱼成熟度。

  “大波”全名李俊波,就是罗艳口中提到的小学便跟了父母来到桐乡的老公。“那时候来做毛衫生意吗?”“不是不是,”罗艳忙摆手表示否定,“是踩三轮车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大潮涌起,濮院的羊毛衫开始在全国人民面前“探头”。1996年,濮院羊毛衫市场销售额达到45.1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羊毛衫集散中心。

图片

  人流开始大批涌进濮院,这中间,有渴望在市场中奋斗出一片天地的创业者,亦有希望通过勤劳双手养家活口的打工人。他们一批一批来到濮院,甚至留在这里扎根生活,以新桐乡人的身份为桐乡这个“第二故乡”添砖加瓦。

  工作从无贵贱,只有敬业与不敬业。

  跟着父母从四川来到桐乡的李俊波,在这里上学、成家,并在市区开起了一家名叫“大波烧烤”的饮食店。但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

  因为生意冷清,夫妻俩不得不关了市区的店,跑到濮院佳源夜市做起了夜排挡。“这里还行,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能有两三千。”夜排挡,解决了李俊波一家的生活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夜排挡远比开店来得辛苦。这里没有空调,只有食客就餐区域放着的几把电风扇。炉灶和烤箱的双重“加热”,让掌勺的李俊波每隔几秒钟就要擦一遍头上的汗。但他不能在炉灶前安装电扇,因为比起油烟吹到眼睛里,他宁可还是选择热着。

  他的夜市时间差不多都与炉灶和烤箱相伴,只有10点后闹市渐寂,食客渐渐散去,他才有时间坐下来,看会手机,收敛收敛满身的汗水。也正因此,他对夜市客人的记忆,也大多是在10点以后。

  “一般光顾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什么样的人都有,但基本都是打工的。”在李俊波的概念里,夜排挡面对的大多是“底层”。这里的“底层”并非贬义,我骤地反应过来,夜市吸引人的点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有源源不断的人涌进这些被诟病的集市?所有的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

图片

  因为啊,人生忙忙碌碌,唯有饮食温暖人心。

  在那些离乡背井的日子里,在那些加班到深夜的日子里,是这些夜市里家乡味道的小吃食,温暖了肠胃,慰藉了乡情。在夜市,无论是谁,无论贫富,都能找到高于生存的安全感。

  我们之所以愿意在一座城市扎下根,是因为这座城市能够提供给人安全感。那安全感又是什么?,我想,就是包容吧。

  所以,夜市的魅力在于它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它包容所有形式的存在,没有对或者不对。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管你是食客还是经营者。当你不开心,累了倦了,夜市可以为你的情绪提供出口,这里没那么多讲究,每个人可以在这里活得自在。

  所以,何不趁着周末去夜市转转,尝尝小吃摊上的温暖吃食,去看看夜市里的人生百味。

图片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