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时政

桐乡经验,再获全省推广!

2023-08-21 16:43   来源: 爱桐乡APP    作者: 记者|杨文婕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2013年,桐乡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探索实践。2017年,“三治融合”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样本。

  近年来,桐乡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持续创新,积极打造以自治为基、法治为纲、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升级版,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成功实现平安创建十八连冠,在全省率先夺得“二星平安金鼎”……三治融合已成为桐乡争当共同富裕排头兵的一张金名片。

  就在日前,《浙里共富》专报刊登了《桐乡市创新打造“三治融合”升级版,写好社会治理“大文章”》一文,桐乡经验再获全省推广。

  步入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南苑阳光城小区,茵茵草地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绽放。此前因融杭经济区发展规划,南阳村的15个村民小组、434户村民需实施搬迁。放到以前,村民分到新宅基地后,就各自建房。这一回,村民却有了新想法,能否像城里小区那样统一规划,大家一起建房?

  在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答复后,南阳村在百姓议事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由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业主委员会,定下建房各项细节。“可以说,南苑阳光城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物业管理,均由村民自主协商议定。”张国伟说,百姓议事会还讨论将小区不远处的一块荒地辟为农耕园,村民只要承诺不在小区内种菜,每户即可免费获得20平方米菜地。

  推进民事民议、民办、民管,村里矛盾少了,活力多了。如今,百姓议事会等治理载体已成为全市村(社区)的标配,一些村镇还打造出“民生议事厅”“木兰议事会”“五泾驿站”等品牌。桐乡进一步厘清基层自治组织职责,梳理形成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需依法履行的36项事项”和“需协助政府工作的40项事项”两份清单,划清“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界限。

  此外,桐乡还将适合市场及社会组织承担的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让群众做好大管家、当家人。目前,全市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达3716个,持有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的人数达3135人,并培育出“乌镇管家”“梧桐义工”等社工队伍品牌。

  如果说,以前老百姓解决矛盾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只要走进矛调中心“一扇门“就能够解决问题,实现了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如今,还有升级的三治联动中心不仅全面吸收、替代之前基层综治工作站、综治示范工作站的职能,还成为了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服务保障基层群众自治的新载体。

  近年来,桐乡持续拉好平安“警戒线”,夯实警源治理,创新诉源治理,加强阵地建设,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同时,全力实现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近十年来,全市民商案件收案数仅上升0.2%,县域万人成讼率由85下降至62,今年以来,累计处置属地“双非”警情9259起,化解8773起,化解率达94.8%。

  德治作为“三治融合”的重要一环,既需要润物无声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持久可靠的动力支撑。桐乡探索让“无形之德”转化为“有形之得”,将德治物化机制引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创新了接地气的“三治积分”。

  日前,河山镇堰头村村民钟生娥来到村内的三治积分兑换超市,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打开“河山三治”小程序,点击进入三治积分“成绩单”查询家庭积分获得情况,并成功兑换了自己所需的物品。“村里的三治积分制度相当好,对我们来说,既把周边的环境整治好了,又可以凭借积分换米换油。”她说。

  作为全市三治建设试点村,今年堰头村在原有“三治积分管理办法”基础上,增设了“移风易俗”特别积分,将好家风指数考评、婚丧嫁娶操办等12项移风易俗内容加入到“三治积分管理办法”细则中,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与“三治融合”积分管理挂钩的还有桐乡创新推出的“金融惠农”行动。创新推出“无面签、无担保、纯线上”的“三治信农贷”信用贷款产品,让好口碑、好家风、好品质,都能转化为村民的信用积分和贷款额度。截至今年6月,我市已有12万余户农户获得授信,累计为4.1万农户发放贷款131.8亿元。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