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头条
桐乡市党政考察团赴桐庐学习考察

“取经”拓思路、破老路、开通路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携手“桐”行

2021-08-19 08:27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中心记者 沈婷   编辑: 金悦欢

  8月16日至17日,市委书记齐力率领由市级领导、相关部门、国企、开发区(高桥街道)、桐城委(桐城集团)、各镇(街道)等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桐乡市党政考察团赴桐庐县交流学习。

  市委副书记、市长于会游,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潘川弟,市政协主席蒋惠玲,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坚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考察。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精致精美的桐庐在GDP、财政总收入,抑或是规上工业总产值、上市企业市值等领域,与桐乡相比,规模并无优势。那此次党政考察团来桐庐考察要学什么?对此,齐力的答案清晰而明确——这是一次学习之行、结亲之行、邀约之行,怀抱真心求取真经,桐乡求的不仅是桐庐的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其清晰的战略定位、明确的发展路径、务实的工作举措、独特的思路理念,要学做法学举措,更要学思路学理念。

  天天都是拼搏日,季季都是奋发季。为此,在短短24小时的行程中,桐乡市党政考察团特地拿出晚上的时间,开展分组讨论与学习。双方分成7个小组,围绕改革创新和法治建设、文明创建和城市品牌、特色产业、国资管理和国企改革、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中国最美县”背后的思路理念:

  不以规模论大小,而以品质比高下

  这是一座精致精美、美美与共的县城,一颗以美丽为第一标准、以品质为核心追求的“耀眼明珠”。

  沿着杭新景高速而下,桐乡市党政考察团成员们恍若直接“跌”进了画中——作为“中国最美高速出口”,双向八车道的迎春南路,两侧绿树成荫,高楼鳞次栉比,雨中的桐庐美景如同水墨画卷徐徐展开,城景相映,城在景中。“潇洒桐庐郡、中国最美县”的轮廓逐渐在考察团成员心中明朗起来,这条“最美入城大道”也为桐乡提升世纪大道、乌镇大道等城市主干道风貌提供了思路。

  车辆行驶在桐庐城区,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文明暖城的“底色”。2017年桐庐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去年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复评。不仅如此,桐庐更是多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榜首。

  今年是桐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桐庐在这方面当之无愧是桐乡的“老师”。“一座有品质的城市不仅是靠‘建’出来的,更是靠‘管’出来的。”在文明创建和城市品牌分组讨论会上,桐乡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感叹桐庐高招颇多。面对令桐乡人头疼的小餐饮专项整治,桐庐制定出台“三小一摊”简约速查、杭州首个县级“自由裁量标准实施办法”,通过法治创新,明确简化处罚程序和减轻处罚标准;针对乱停车、停车难问题,桐庐县交警大队对每一条道路交通流进行评估,因地制宜实施单边施划停车位,设置午间和夜间错时停车位、货车夜间卸货专用泊位和小区爱心泊位等来提升道路综合利用率,同时全面推广停车位智慧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车位利用效率。“虽然两地基础不同、情况各异,但桐庐的不少举措为我们治理城市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该负责人表示。

  城市精致,乡村精美。依托山水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富春江镇芦茨村可谓是把“美丽”这笔生意玩到了极致。入住率超90%、旺季长达11个月、年营业收入近400万元,这是江边一家餐饮民宿在疫情前的营业情况。骑力村、横港村、汇丰村、越丰村……桐乡的乡村美对比桐庐毫不逊色,但美丽乡村如何有效转化成“美丽经济”,如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在村庄建设过程中真正鼓起来,这是桐乡亟待回答的课题。

  美丽,不止于此,桐乡市党政考察团更领悟到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之后,桐庐也蹚出了百姓幸福的共富之路。整村富裕、更要让村民富裕,不让乡村美停留于表面。在美丽乡村分组讨论中,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数字乡村建设、未来乡村探索、美丽经济转化、民宿产业壮大等方面,畅谈经验、分享成果。

  精美规划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城市规划重协调、产业规划有特色

  左手繁华、右手静谧。站在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内,隔江相望的,是桐庐县雅拙古朴的江北老城。600多年前,元朝画家黄公望用一幅《富春山居图》让人记住了桐庐;600年后的今天,桐庐用高起点、大手笔、前瞻性的全域规划设计和城乡开发建设,让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再次惊艳众人。

  如何高起点规划一个具有丰富山水资源的城市?桐庐坚持精美规划,围绕“中国最美县”定位,形成了覆盖县、镇(乡)、村三级,涵盖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项规划的“最美县城”规划体系。

  “在城乡空间体系方面,桐庐提出构建‘一主一副三级、两区三廊七片’,合理布局城乡区域功能。”桐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中心城区为例,其布局是“一廊两带五轴 六城四群五楔”,其中六城便包括了此次参观的前两站——富春未来城和富春山健康城。

  对桐乡而言,我们拥有的是开发区、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融杭经济区、凤凰湖科技城等平台,交通便捷通达、总部经济林立、城市融合度和创新集聚度高,是其共同之处。但如何依靠规划,让主导产业、区域功能更清晰、更明确?富春未来城和富春山健康城的发展思路或许可以为桐乡提供借鉴。

  小城虽小,但五脏俱全,各有特色。富春未来城学习雄安新区规划经验,高标准完成专项规划,集聚发展以快递物流业全产业链经济为主导,以数字经济、科创产业、总部经济为重点的产业体系,打造快递全产业链经济集聚地;富春山健康城作为桐庐县“1+3”产业中大健康产业攻坚主平台,在生命科技、中医健康、运动休闲等特色产业培育上形成鲜明特色,吸引和集聚了江南养生文化村、桐庐颐居养生园、达利健康博览中心等一批优质的康养服务业项目,以及爱唯(国际)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等机构落成运营。

  可以说,注重城市整体规划精细布局,以“产业小镇”模式着眼全产业融合发展,是桐庐在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上的思路亮点。

  以产业为支撑,走共同富裕路。今年我市明确了构建“1+3+1+X”(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新时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产业发展格局,乌镇镇、开发区(高桥街道)、濮院镇等数字经济特色鲜明、汽车智能制造先进、时尚产业基础雄厚的镇(街道),更应该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场景中,牢牢扛起产业发展大旗,以不断完善全市特色产业攻坚发展主平台的姿态,加强整体规划,做优做强平台功能,进一步打造产业集聚区。

  “快递人之乡”向“快递产业之乡”转变的逻辑:

  构建多业联动、产城融合、相生互进的全产业链

  快递产业是桐庐最靓丽的“金名片”。去年,中国快递物流装备物资集中采购交易中心在桐庐运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快递行业的‘淘宝’,无论是供应方还是采购方,都可以通过平台买到物流车、自动分拣设备等产品或服务,同时采购商也可通过线下平台进行现场采购,大大节省成本。”集采中心负责人介绍,例如通过集采拼单模式,中心联合义乌申通,面向下属35个承包区开展100辆4.2米箱式新能源货车集采,采购总额约1200万元,为网点降本150至200万元。

  如今随着“快递回归”战略的深入实施,桐庐成功把“快递人之乡”转化为“快递产业之乡”,未来更将发展快递万亿产业,打造全球一流的物流之都。2020年,“三通一达”链主企业全员回归、全面开工,直接带动九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73.83亿元。招引关联产业项目64个,协议引资322亿元,截至目前,桐庐共有快递关联产业企业186家,2020年营收产值158.43亿元,税收贡献10.27亿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18%。

  在桐庐,围绕快递物流科技产业,一条创新链、制造链、服务链、金融链、人才链清晰可见,桐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快递科技产业集聚区。

  纵观桐乡,我们同样拥有“服务区人之乡”的说法,如何让“服务区人之乡”转变为“服务区产业之乡”?

  今年,我市将“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总部建设”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努力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产业向2.0版蝶变。通过打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区域中实现链条式、集中式发展,桐乡急需学习桐庐人发展快递产业的理念与思路。

  在特色产业分组讨论上,齐力表示,桐乡要把发展服务区产业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利用数字化手段,突破服务区的实体本身实现更大价值;要持续不断挖掘产业链的价值,发挥链主链长的资源和优势,在产业链有效性的谋划上更进一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绝对优势;还要依靠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让企业的内生动力不断蓬勃,为桐乡快递产业发展谋划带来更多思考。齐力表示,深化以链式思维抓产业,这一模式同样也要根植于桐乡“1+3+1+X”的产业发展路径中。

  于会游表示,桐乡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学习桐庐精美规划、精致建设的思路,重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立足产城融合发展,推进主平台建设;在城乡发展上,要积极统筹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村美”向“民富”转变,提升桐乡百姓的幸福感、满足感。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