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头条
来自18个少数民族的他们把“心”落在桐乡

走出大山,车间里“编织”共富梦

2022-09-16 10:14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中心记者 孙溟苑   编辑: 沈乐易

  走出大山,这是刘宇一直以来的梦想。

  2019年的夏天,他将妻子、女儿、儿子从贵州铜仁接到了千里之外的浙北小城崇福。那一年,他39岁,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公司给了我将家人接出大山的底气,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里。”刘宇说,自己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回报公司。

  在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晖股份”),刘宇,并不是个例。

  物质共富

  劳务协作授人以渔

  说起对朝晖股份的第一印象,马兰英记忆犹新。“来之前,心里其实非常忐忑。”马兰英说,自己是苗族人,汉语说得不好,再加上学历不高,总害怕适应不了这里的工作。

  然而,等到了这里,她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多虑了。

  “就像在自己家乡上班一样。”马兰英说,车间内很多都是老乡,熟悉的乡音,让她倍感亲切,而班组长对新员工一对一的工作辅导,也让她很快适应了新工作。

  马兰英是桐乡与云南开展劳务协作后,进入朝晖股份的。近年来,朝晖股份在贵州德江、云南昭通等地陆续搭建了“劳务协作工作站”,并赴四川黑水县,云南永善县、水富市等地开展招聘活动,吸引了不少少数民族员工来桐工作。

  目前,朝晖股份少数民族员工共120余人,占员工总数的10%左右,涉及彝族、苗族、壮族、土家族等18个少数民族。

  “与西部等地区开展劳务协作,也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齐心协力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朝晖股份人力资源部员工关系经理曹晓萍说,少数民族员工的到来,有效填补了公司的用工缺口,也给公司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力。

  今年47岁的李代勇是彝族人,在朝晖股份工作13年,如今的他已从一线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他告诉记者,在桐乡工作有盼头、有奔头,公司不仅包吃包住,而且对他们非常关心,现在他已将妻子接来桐乡工作,儿子在上大学,小日子简单又幸福。

  温暖的企业关怀、舒心的工作环境、可观的工作收入、合理的晋升空间,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客们纷纷把“心”落在了桐乡。

  对此,身为车间经理的刘宇也深有体会,“我刚来这里工作时,厂区内的车子屈指可数,现在停车位划了双向的都不够用。”而在平常聊天中,这些少数民族员工也会开心地与刘宇分享生活上的变化。比如自己将孩子接来这边求学,或是将家人接来这里安了家,抑或是在老家盖起了新楼房。桩桩件件,都让刘宇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开心与幸福。

  精神共富

  共享民族文化

  “中秋节对我们彝族人来说,也是情人节。”“我们蒙古族,中秋节有骑马追月的习俗……”近日,在朝晖股份的“民族之家”内,20多名员工围桌而坐,喝茶聊天,不时响起欢声笑语。

  2020年6月,朝晖股份正式成立“民族之家”,以此为载体,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各民族员工更好了解彼此民族文化,不断增进各民族员工之间的情谊,促进其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在所有公司活动中,朝晖年会文化节,是瓦渣施格、罗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那一天,公司会组织所有员工进行才艺表演。在这些彝族小伙看来,这是公司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也是一场浓缩着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

  而他们也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每年,瓦渣施格都会用心准备年会要表演的节目。他与同事共同表演的彝族歌伴舞节目《问候》,深受大家喜爱。2019年12月,在嘉兴市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颁奖典礼上,他们就作为表演嘉宾受邀参加。“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公司的帮助和指导。”瓦渣施格说,每次汇演前,公司都会找老师指导他们练习唱功和舞台表演,这让他们对自己的表演更有信心。

  除了成立“民族之家”,朝晖股份还在新厂区布置了一条民族长廊,展示各民族风采,成为员工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

  如今,在朝晖股份,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羽毛球赛、青年联谊会等频繁上演。同时,公司也以各类活动为契机,培育了一批文艺骨干,涉及舞蹈、歌唱、朗诵等各类领域,为员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眼下,曹晓萍正积极对接培训班的老师,想邀请他们为一些汉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少数民族员工开展汉语教学,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生活。“少数民族员工勤劳勇敢,有各自民族优秀的品质,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让他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曹晓萍说。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