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头条

世界第一!桐乡这家企业走过的冠军之路

2023-03-19 08:18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杨文婕 摄影|孙一聪 通讯员|王伟栋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全球玻纤市场占有率30%,中国玻纤市场占有率40%以上,热固粗纱、热塑增强、电子基布产能位居世界第一…… 

  3月18日,“三十而力,从头而越”巨石成立30周年庆典在巨石总部大楼举行,一组数据折射出巨石创造的亮眼成绩和拥有的发展底气,引来海内外嘉宾纷纷点赞。

图片

图片

  1993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桐乡经济开发区启动区一隅,桐乡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诞生。它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玻纤行业的新纪元。

  2023年,是巨石成立30周年。从总资产不足20万元的玻纤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玻纤行业领导者,巨石用30年时间创造了世界玻纤工业发展的中国奇迹。

图片

  30年时间,公司资产总额年均复合增长超25%;玻纤产量年均复合增长超23%;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超23%,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超27%;公司员工人均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超12%。

  从一个偏处江南一隅的乡镇小厂到问鼎“中国工业大奖”,引领世界玻纤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巨石成为振兴民族工业的典范、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民共进”的靓丽样板和“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图片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在致辞中表示,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巨石就勇立时代潮头,怀揣实业报国、工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3·18精神”,走出了一条自信自立自强的奋斗之路,为中国建材集团做强做优做大、为我国复合材料产业迅猛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民族工业振兴的巨石篇章。中国巨石30年快速成长的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抱负,始终坚持敢为人先的魄力,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韧劲,始终坚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始终坚持众志成城的斗志。站在30周年新起点上,希望中国巨石牢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动“一核二链三高四化”战略落地,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领力和带动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全球玻纤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

  “30年来,巨石始终秉持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通过艰苦创业成为全球行业领导者。”市委书记于会游在致辞时表示,巨石成长壮大的30年,也是桐乡蝶变发展的30年。30年来,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团结奋斗,抢抓机遇、勇于开拓,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产业能级实现大跃升,创新深化实现大推进,改革攻坚实现大突破,开放提升实现大拓展。希望巨石再接再厉、再攀高峰,在新征程中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在我市产业集聚、转型升级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图片

  30年间,巨石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强大的转变,未来如何实现由“强大”到“伟大”的跨越?中国巨石党委书记、总裁,巨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毓强动情地说,巨石祖籍石门,出生于桐乡,成长于中国,绽放于全球。展望未来,巨石已经明确“一核二链三高四化”的战略方向,将充分发挥冠军型“链主企业”的领导作用,以引领世界玻纤复合材料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紧密结合“复材工业所需”和“巨石发展所长”,持续深耕智能制造、零碳智造、国际化发展,勇立行业潮头,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十而力  从头而越

  3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巨石应运而生,担负起做大做强中国民族玻纤工业的使命,由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15年前,巨石实现了玻纤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扛起了民族玻纤工业的领军大旗。

  10年前,巨石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座玻纤池窑成功点火,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坚实步伐。

图片

  5年前,巨石智能制造基地全球首条玻纤智能制造生产线成功投产,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玻纤领导者的地位。

  今年,巨石又开启了打造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新征程,持续引领玻纤复合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石头变成丝,几千缕丝变成一股纱。30年来,秉持着“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理念,巨石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蓄势待发到问鼎第一

  “巨石,‘巨’是大的意思,‘石’是硬的意思。巨石表达了我们坚定不移做大事的信念。”1993年,巨石刚一成立,创始人张毓强就为企业定下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建设8000吨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即“318工程”。

图片

△1993年3月18日,桐乡巨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组建成立

  由于池窑建造技术被西方国家严密封锁,项目具有很大挑战性。雨季里,张毓强和大家一起住工棚,所有人都穿着高筒胶鞋,踩着烂泥来回奔走。在大家咬牙攻坚1年多后,首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池窑拉丝生产线就宣告建成点火。

图片

△1994年11月28日,张毓强点燃了池窑的第一把火

  发展的道路并非一路繁花似锦,必定充满荆棘和坎坷。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面对外国资本的收购,张毓强力排众议,坚定不移走中国民族玻纤工业道路,果断选择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中国化建”的名义拼盘上市。

  而后,巨石开始大举扩产,2000年建成国内第一条年产1.6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此后,6万吨、10万吨、12万吨、15万吨……巨石不断刷新着产线纪录,到2008年,巨石产能达到80万吨,玻纤总产能也由此攀升到了世界第一。 

  想要坐稳头把交椅,除了规模外,掌握核心技术更是关键。“玻璃配方在我们行业是几十年一贯制,没人敢碰。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在张毓强的坚持下,巨石攻克了“卡脖子”技术,研发出了E6玻璃纤维技术,打破了美国对该技术的垄断,也真正在世界玻纤行业拥有了话语权。

图片

   在创新攻坚的道路上,巨石矢志不移。30年来,巨石持之以恒开展全面创新、全员创新,瞄准发展制高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核心技术,在超大型池窑、高性能玻璃配方、浸润剂配方、大漏板制造、数智制造、绿色低碳等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上拥有100%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国际专利占到集团总数的45%,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工业大奖、中国专利金奖等殊荣。

从国内开花到海外绽放

  始于石门湾,从桐乡启航。2000年,巨石基于在中部地区战略布点的需要,承债式收购了当时的国营企业——九江玻纤总厂,使一家濒临破产的老国企重获新生。九江之后,巨石持续让瓜藤延伸,花开两地,并驾齐驱。

  2012年,巨石远赴红海之滨的埃及,将“玻纤之花”绽放在古老的尼罗河畔,并一步步成长为“一带一路”的明星企业。

图片

  30年来,巨石不断推动产销全球深度融合,坚持“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实施全球营销网络和产业布局,在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江苏淮安、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建立六大生产基地,为全球复合材料发展提供巨石方案,打造了互利共赢的全球玻纤产业生态圈。

  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中,就有1支使用了巨石的玻纤产品。这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巨石的“硬核实力”有多强。

  尤其是面对国际形势复杂、疫情反复等因素,巨石成功践行“以内供内、以外供外、以内补外”的全球化新模式,构建“三地五洲”互济的双循环格局,用一场全球产能调度战化解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巨石还充分发挥新材料链主企业优势,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加强玻纤与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与开发应用,在桐乡本地打通一条微循环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从生产玻纤到使用玻纤”的新路。去年,我市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超300亿元,产业集群还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开启四次创业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巨石未来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近年来,巨石以智能制造为四次创业核心,实施“制造数智化”战略,高水平建设“未来工厂”,深化数字赋能,构建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推动全产业链数字智造,引领玻纤工业数字化变革。

图片

  去年中国巨石智能制造基地圆满落成,基地建成了60万吨粗纱和8亿米电子布的产能规模,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均列行业世界第一。置身巨石“未来工厂”,在占地2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里,基本看不到人,却有超1000台工业机器人井然有序地穿梭在车间内。

  让人引以为傲的是,巨石的智能制造等先进玻纤生产技术已从桐乡总部推广至成都、九江、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埃及苏伊士等生产基地,实现了制造数智化、管控精准化、产销全球化、发展和谐化。与此同时巨石还全面打通了生产制造与企业经营的数据链,高标准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集群建设。

  如何续写下一个30年的辉煌?张毓强表示,必须要在更广的视野中解放思想,在更高的境界中创新突破,用三十年如一日的求真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只争朝夕的姿态努力奔跑,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成功实现由“强大”到“伟大”的跨越。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