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桐乡新闻>桐乡·综合
全民参与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三治融合”沃土育文明芳枝

2021-11-08 08:57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中心记者 沈淑桦   编辑: 金悦欢

  志愿者给老人理发。通讯员 陈云仙/摄

  文明宣传长廊。通讯员 钱鸿奎/摄

  工人在划定自行车停车区域。通讯员 沈诤/摄

  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乡,拥有户籍人口69.9万、新居民57.1万。自2013年出台《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德治、法治、自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后,“三治融合”的理念便融入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自治的土壤愈耕愈厚。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后,这方沃土上,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文明创建破题社会治理“顽疾”

  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力量

  “停车难”“乱堆放”“毁绿种菜”……这些“小病小痛”长期影响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风,一场全面攻坚、深入脉络的攻坚行动在菊乡大地上铺陈开来。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桐乡运用自治为“啃硬骨头”提供强力支撑。

  “其实白天的空余车位很多,是否可以错峰停车?”“能不能借鉴封闭式小区的车辆管理模式?”近日,一场“停车难”业主讨论会在梧桐街道庆丰社区邵家桥新区召开。为了解决停车问题,业主们自发组成自治委员会,收集居民意见,集中商讨对策,为车位的最大化利用提出解决方法。仅仅一个月后,“业主共建、小区共治、居民共享”的“共享车位”就上线了,成功解决老旧小区这一多年顽疾。

  无独有偶,梧桐街道东兴社区同样依托“三治融合”解决了停车难题。该社区通过居民自治小组的协调和推进,去除了曾经遍布小巷的地锁,建立了停车位整齐划一、畅通无阻的“平安巷”。曾经不愿配合的居民还主动加入了自治小组,共同维护小巷的环境。

  “红白理事会”理出民俗新风尚。在屠甸镇汇丰村,村书记带头、多名德高望重的乡贤共组“红白理事会”,带头倡导红白喜事节约简办,破除陈规陋习。

  ……

  三治融合的根系已经深深扎入桐乡,转化成丰富多样的形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此,桐乡老百姓深有体会。

  “自从有了‘三治融合’积分,垃圾分类更有劲了,积分券还能兑换空调维修之类的服务,美了环境还方便了百姓。”河山镇堰头村村民在“三治融合”积分超市选购商品时说。

  “多亏了居民自治委员会的协调,我们的‘电梯梦’终于圆了!”梧桐街道凤鸣社区河滨小区5幢2单元的居民说。桐乡首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正式启用,同样离不开居民的自治力量,业主们还共同制定了朗朗上口的“电梯公约”,打造了桐乡的“样板梯”。

  ……

  “三治融合”的理念已经贯穿文明创建的全过程,使“文明+自治”成为桐乡人的共识,“旧城改造商一商”、“邻里纠纷议一议”,让群众切身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高知晓率、参与度、满意度。

  全民参与、全体倡议、全员共享

  激活投身志愿的文明密码

  周六的桐乡最流行什么颜色?答案是红色。

  全民参与、全体倡议、全员共享,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吹响桐乡大地。每到“周六文明创建日”,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的志愿者们纷纷穿上红马甲,走上街头,让“志愿红”成为桐乡街头最鲜亮的色彩。

  今年3月,“文明在心 志愿‘桐’享”桐乡市十万志愿者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出征仪式举行。党员志愿者、乡贤、楼道红管家等群体是志愿队伍的主力军。在志愿者的带动下,桐乡人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将“志愿红”留在了文明创建的长轴画上。

  “这是我和我儿子第一次做志愿者,想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上一堂公益课。”志愿者吴洪生说,他和儿子天天参与了一次交通劝导,便在“文明护照”上打了卡,将文明的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个家庭。

  “我们结合自己的职业优势,在小区的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弱势群体关爱等方面发挥作用。”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的“杨门女将”七彩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说。

  形形色色的志愿者和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是文明创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今年10月底,桐乡“志愿汇”APP注册人数已达17.1万人,累积出动志愿者110万人次,服务时长超836万小时。

  能汇聚如此磅礴的志愿力量,得益于桐乡良好的自治氛围。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热爱家乡的拳拳之心,期盼幸福的殷殷之情,同创文明的切切之意,化作实际行动,擦亮“志愿‘桐’享”品牌。

  文明创建没有旁观者。越来越多桐乡人正打卡加入,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一份力量,汇成奔涌向前的澎湃浪潮。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