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休闲旅游>游在桐乡

七月半,桐乡人有碗馄饨要吃

2023-08-30 16:40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作者|费国平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8月30日是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桐乡民间俗称为七月半。


  桐乡在“七月半”也有祭祖的习俗。这一天,不仅要祭奠祖先,最为特别的是家家户户还要裹馄饨,并邀请亲戚朋友来吃,成为一种传统习俗。

图片

  在我们桐乡这个的蚕桑区,祭祀祖先与祈求“蚕花”兴旺是一致的。那个年代,每年每户都饲养着全年五季(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蚕种的量,蚕茧收入是蚕农们全家的最重要经济来源。儿时的七月半,是蚕农们一年中的大节日,自然就特别的隆重了。乡下比不得城里,虽见不上特别的仪式,也无较统一的祈祷方式,但蚕农们“蚕花廿四分”的心愿与盼望,既融化在叩拜祖先时的“许愿”里,也包裹在一个个饱满的馄饨里。

  七月半裹馄饨吃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其实细究起来,与我们的农事分不开的。农民有谚云:“苦圆子,甜馄饨。”说的就是吃了清明圆子后要苦了,也就是说农事要忙了;到了吃馄饨之时要甜了,也就是说农事渐闲了。高桥一带,七月半是吃糖馄饨的,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想必这就是为庆祝一年中的农闲,同时也在告慰先人,后辈生活的很好。

  因为按以前的农事活动安排,农历七月中旬已到了农事相对空闲的阶段,早稻已收起、晚稻已种好,夏蚕已经收好卖了钱。农民辛勤劳作了半年,此时此刻也可喘口气,稍作休息缓缓劲,为下半年的秋收冬种养精蓄锐。同时,平日里一直忙于田间劳作和养蚕守夜,亲戚朋友之间联系走动也是没有工夫的,借着过节吃馄饨的机会,可以走动走动、联系联系。

图片

  亲戚们之间,各自定下自家过节的日子,尽量不撞日,相互间走动过节,吃馄饨、拜祖先。而祭拜的祖先里,自然会有一位先人是大家的共同祖宗。这一天,因为同一个祖先、一个节日、一碗馄饨,在炎热而相对空闲的夏日里,大家走到一起,聊家常、说往事、谈蚕事,俨然成了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里,互联互通的“大会”了。

  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里,过个七月半节,一来联络沟通亲情友情,二来互相交流信息,真是一举两得,作用很大。现在,“七月半”并不是真的非得等到七月十五这一天,很多人家从六月底七月头就陆续过了。

  七月半祭祀是大人们当天最忙、最重要的事,但对小孩子们来说,最为开心是吃上一碗馄饨解解馋。家长们在大门间里摆上条凳,放上蚕匾布好裹馄饨的阵仗。将买来的夹心肉(肥瘦适宜)清洗、去皮、切块、剁馅放在钵头里备用。奶奶手脚灵活,左手托馄饨皮,右手用筷子在钵头中捞上肉馅,先是包裹好馅,然后旋转、再一折,将手指在清水中一蘸,两边皮一搭,一只耳朵状的馄饨即可完工。重复,不断地重复,摊皮、放馅、包裹、旋转、对折、成型。不一会工夫,略带麦黄色的馄饨占据了半个蚕匾。馄饨裹的越多,就说明主人家越客气,奶奶裹的馄饨总是布满一大蚕匾。

  孩子们也有工作,那就是拿着蒲扇驱赶,闻香而来的苍蝇。孩子们不顾手酸的扇着,目的只有一个,让妈妈去煮个鲜,提前尝尝馄饨的鲜味。七月半还是高温时段,鲜肉在高温下容易“馊”,为来防“馊”,乡下人将裹好的馄饨放在篮子里,吊到井口之上,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保证馄饨食材的新鲜,给客人吃上鲜美的馄饨。

图片

  煮馄饨,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但经验尤为重要。先将一大锅水烧开,馄饨下锅不要盖锅,中途还要添两次冷水,等到馄饨变得玉色通透,就可以起锅了。大碗里放上猪油、葱花、盐,清亮透彻的汤汁中呈现的馄饨犹如睡莲开放的美态,喝上一口烫嘴的汤,就鲜得眉毛掉下来,更不用说那滑溜溜的馄饨了。

  现在,吃馄饨已经成为日常,但七月半的节日里吃馄饨有着其特殊的寓意。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