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休闲旅游>游在桐乡

这里,是南日!

2023-11-12 09:21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庄菲菲 摄影|沈泽瓴、庄菲菲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编者按:一地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固化在小集镇的脉络里、“细枝末节”里。爱上一座集镇,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是爱上了每一个瓦片下那数不清的故事。我们推出“集镇风云”专栏,让我们一起捡拾那些藏在小集镇里的风云记忆。

  南日,南日晖桥的简称,桐乡境内又一座因桥得名的集镇。

  旧时江南市镇,因水运便利之故,大多分布在河流沿线桥梁沟通处,依水流方向形成数量不等或宽或窄的街市。

  南日老街便是如此。

图片

南日大街

  沿着迎宾大道一路向南行驶,转入桐九线,穿过十里梧桐,就到了南日地界。与桐乡大多数乡村集镇类似,南日是典型的上世纪90年代风格,高耸的水塔、窄小的街路、过时的建筑,还有盘桓在南日大街上方总不消散的浓荫。这些写满了时代发展变迁痕迹的事物,让我们听到时间滴答流逝的声音,也将我们的记忆拉回那个心潮澎湃极具变化的飞跃年代。


01# 闹市中心的轮转

  1990年到1999年,20世纪的最后十年。

  当罗大佑用沧桑的嗓音唱着《恋曲1990》感慨韶光易逝青春难再时,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走入经济腾飞的新时代。旧的传统飞速退去,新的气象不断涌现,每个人的脸上写满喜悦和期盼,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转变。而南日,彼时桐乡下面的一个镇(1992年与晏城乡合并为南日镇),也正进行着她新时代下有关城镇建设的一系列变革。

图片

天鹅商厦(图源网络)

  大转盘,南日人心中绝对的“黄金C位”,东西有屠新线沟通亭桥晏城,南北有南日大街与桐九线相连直达桐乡市区,周围聚集着天鹅商厦、南日信用社、邮电所、南日卫生院、水塔等一批南日标志性建筑,是南日继南日晖桥老街之后发展出的第二个闹市中心。

图片

水塔

  南日老街,南日的初代闹市中心,形成年代据传早于抗日战争,因有陈姓商人在此开设米行、油车,酒店、茶馆等商店随之形成,慢慢以桥为中心形成了集市。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南日的繁荣一直属于东西走向的南日老街,南北不过极短一段,向北过了南日医药商店便再难看见街市身影。

图片

南日医药店

  “桥北往西有茶馆店、小猪行、新华书店,往东是粮管所、供销社。早上有农民摊头,街路上挤满了四里八乡赶来交易农副产品的乡民。”回忆南日老街昔日繁华景象,徐钢华依然历历在目,这名经营着一家店龄36年食货店的老人,是如今南日老街上仅剩不多的经营户之一。

  那时,南日晖桥下河流向东直通斜桥,桥南有轮船码头,周围乡民若要走水路前往斜桥赶火车,南日老街是必经之地。加上榨菜在附近一带的广为种植,斜桥商人亦赶来收购,因此一到榨菜收割季节,南日晖桥下便永远挤满开着船前来出售榨菜的菜农。“船里装满了榨菜,菜农不上岸,买卖双方讲好价钱就开船。”老人永远难忘这一盛景。

图片

南日晖桥

  没人说得清南日的闹市中心是何时从老街转移到大转盘的,大家只记得,建筑从南日医药商店慢慢向北生长,南日镇政府、广播电视站、南日税务所,还有形态迥异的各式民房。到90年代中期,南日大街已经扩展到大转盘位置,那里曾经遍布着天车头村民小组的大片农田。

  一名生于1980年代后期、如今经营着一家丝绵作坊的天车头村民小组人,依稀记得大转盘西南日老邮电所拔地而起的景象,那年他7岁,正是记忆开始清晰的年纪。那是一幢带后院的建筑,与他家房子仅一弄之隔,拥有一道螺旋式上升的楼梯,具备90年代建筑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典型风格。

图片

老邮电所后院

  随后,周围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那些原本属于天车头村民小组的农田,倏忽间好像有种子发了芽,长出了楼房,长成了一个1990年代的南日集镇。

02# 一场新与旧的角逐

  新世纪伊始,随着人类社会迈入新纪元,南日也迎来了她改变命运的时刻。2001年,随着又一波“扩镇并乡”浪潮到来,南日撤销镇建制,原属南日镇管辖的南日社区及迎丰、新丰、越丰3村并入高桥镇。镇一级行政单位和职能部门相继搬离。从此,南日这一称谓成为历史,只留在了民间的口口相传中。

图片

  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里,南日集镇的日子一直过得温温吞吞不咸不淡,至少在沈永兴的记忆中是这样。沈永兴是一家糕饼店的店主,做的是出名的高桥糕,并在1997年靠着前几年赚下的钱买下了原供销社五金商店的大楼。彼时的他,大概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但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周边超市的兴起,可能是南日老街的衰败,又或者是日益富足生活下口味的改变,店里的高桥糕慢慢不火了。甚至有段时间,沈永兴和妻子不再从事糕饼店的行当,改行另谋生路。

图片

沈永兴的糕饼店

  “那为什么后来又回来了?”在距离南日晖桥不过几步之遥的永真糕饼店里,我不禁好奇问道,眼前的沈永兴夫妻俩,正卖力制作桐乡民间办事使用的糕点。

  “应该算是沾了拆迁的光。”夫妻俩也不避讳,这几年,因为周边旧镇改建和新城打造动作的加快,不少南日人搬进了新居,而在桐乡传统习俗里,迁进新居后总要办场上梁酒热闹热闹,夫妻俩的糕饼店自然有了生意。

  走在如今90年代风的南日大街上,无论何一地点何一角度,你总能透过旧建筑间的缝隙,看到新建筑的身影。沿着现代大道往东望,路面陡然开阔,在老水塔的东方,数栋高楼昂然挺立,那里正是近几年重点打造的桐乡高铁新城板块。

图片

南日初中

  南日晖桥南岸,昔日老街木门矮屋的景象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现代化高楼。学前路没了往日热闹,南日初中也搬了新地方。学校大楼成了拆迁老人的安置宿舍。

  大转盘没了踪影,天鹅商厦变成了社会停车场,菜市场往西走了走,昔日热闹非凡的榨菜交易盛景也随着河北菜场的落幕留在了历史中。南日大街随处可见拆迁痕迹,而在被店铺包围的集镇深处,拆迁的脚步显然走得还要快一些。

图片

征迁区域

  一场新与旧的角逐正在如今的南日上演,这个经历时间沉淀的老集镇终于还是被新事物包围,南日似乎即将迎来闹市中心的二度轮转。

03# 有些消失了,有些还在

图片

南日老街

  在如今的南日大街上,我们依然能吃到金炳奎老人做的老底子口味的松花糕。从12岁跟着爸爸在面店下面打杂,到后来合作商店时代成为高桥糕团店的点心师傅,再到后来个体经营,老人从摸黑开工的洋油灯年代走入电灯时代,也用老手艺让旧时味道飘香至今。

图片

金炳奎的松花糕

  所以你看,即便有些消失了,有些还是在。

  南日老街昔日繁忙的马路菜场还是存在,只是从早市变成了晚市,也顺着闹市中心方向向北搬了一些,搬在了金炳奎老人与老伴经营的小吃店附近,远远看去一长溜,从下午3点一直热闹到傍晚6点。一张蛇皮袋,路边一坐,就是一方摊位。乡民们边整理蔬菜上的新鲜泥土边吆喝揽客,水灵灵的芹菜、鲜嫩嫩的小青菜,都是时下江南田间地头的新鲜货。

图片

马路菜场

  天车头的大香樟树也还是在,这株据传经历过战争炮火的百年老树,在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再也没有萌发新叶,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枝丫,姿态虬屈却刚劲有力。隔壁的香樟小树已长成大树,浓密的绿荫与香樟枯木的焦黑交缠在一起,似枯木逢春,显露出无限活力与生机。

图片

大香樟树

  十里梧桐也在,在明朗的秋光下呈现金黄色深浅不一的斑斓。

图片

十里梧桐

  这里是,南日。

  一个新与旧共存的地方。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