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概况 健康 财经 挂号 摄影 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休闲旅游>游在桐乡

桐乡有个比脸还大的饼,一口脆到掉渣!

2024-02-01 08:50   来源: 桐乡发布    作者: 记者|艾婧一 摄影|张驰 通讯员|姜晓非   编辑: 沈树明 发表于:  浙江桐乡

吃过烧饼、芽麦塌饼、

萝卜丝饼、姑嫂饼,

但是你吃过

比脸还要大几圈的饼吗?

在桐乡就有这样一味

老底子的小吃——“汤罗饼”。


图片

  在濮院时尚古镇蚬子滩的“小吃天堂”,汤罗饼铺子里,朱利群利索地做着饼。她在铁盘底部铺上一层油,重复一按一推的手法,将拳头大小的面团利落摊成了薄而均匀的一片。“饼皮摊得越大,炸出来就越薄越脆,饼就越好吃。”

  汤罗饼是江浙一带传统小吃,原料极其简单,仅有面、葱、盐、油四种。但要做得好吃,却没那么简单。

  每天饼铺10点半开售,但准备工作就要做3小时,最主要的就是准备面团。水与面要按比例调和,加入由本地小葱切碎的葱花,口感清新而不辛辣。随后,50克标准重量的面团至少要醒发30分钟,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

图片

  油温也是口味的关键,要严格控制在200℃。过热,薄薄的面皮就易焦糊;不够热,则难以炸出酥脆口感。为了均匀受热,摊开的饼皮还要用手指戳出十余个圆洞,经过油炸之后,洞的四周会变得更加脆香。

图片

  饼皮一下锅,就随着油的沸腾不断膨胀跃动,泛起许多泡泡。朱利群一手用夹子按住翻涌的饼皮,一手持勺,将热油均匀浇在与空气接触的饼面,直到面皮硬度足够且色泽金黄。只需1分钟,“滋啦滋啦”声中,大如铴锣的饼就出锅了。

  炸好的汤罗饼,散发着油润的光泽,被整齐地排放在铁丝框架上。30秒钟的等待十分必要,待到温度凉下来,沥掉多余的油分,一道酥脆咸香的碳水小食就被递到了顾客手中。

图片

  轻轻一掰,酥脆的面皮一下子炸裂开来,每咬一口都“咔嚓”响,迸发出的焦香味,占据了整个口腔。

  “老板,我也来个汤罗饼。”“这么大的饼!尝尝吧。”油炸碳水的焦香勾得游客“寻味而来”,等待的队伍一排就是半条街。每天朱利群一摊就是上千张饼,最忙的时候,不得不每人限购2个。

图片

  不久前,来自俄罗斯的博主娜斯佳就将这一桐乡美食发上了她的社交媒体账号,视频中,她与号称“埃及霍建华”的小哥吃到了比脸还要大上几圈的“汤罗饼”。

  又大又脆的饼,需要食客避开拥挤的人流,拿得也要格外注意。要是一不小心中间断开,一大半掉在地上,可就只有心疼的份了。

  “为啥要叫‘汤罗饼’?”每次有游客这么问,朱利群就用手指指摊位上挂着的铜制小锣,“饼的形状又圆又大,可不就像个铴锣。”

图片

  大小不一的洞也是汤罗饼的独特标识。过去的制作师傅常用稻草穿过饼上的洞,吊着卖。走在大街上,手中拎着黄澄澄的一块饼,真像上街敲锣的,人们戏称“就差个锤子了”。也有老底子讲,“小时候饼中间有个小洞,去买的时候拿个筷子就可以了。”

  汤罗饼用料简单、外形粗糙、味道朴实,但却是桐乡70、80后们珍贵的童年美食回忆。

  在物质尚不丰裕的年代,汤罗饼是老梅泾宾馆的一道正菜,四味原料外掺入少许肉末,就已是美味的一餐。后来,早餐铺或校门口也会出现汤罗饼的身影,桐乡老底子爱的就是这一口酥香掉渣的薄脆。

图片

  而目前,整个桐乡,几乎只有在濮院时尚古镇的铺位上才能找到汤罗饼的身影。“我们希望将这些老味道呈现出来,既是为游客提供江南地区的特色饮食,也能为留存桐乡老底子饮食文化出一份力。”濮院时尚古镇小吃部负责人杨珊思说。

  摊位前,除了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尝鲜,还有七八十岁的濮院老人在晚饭时间后,避开大波的人群,特意来寻记忆中的味道,一边散步一边品味。

  人们活在一方水土中,也养于一方饮食里。在古镇漫步,划着摇橹船,再品尝一丝酥香老味道,或许能够感受到过去江南人家悠长的时光……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桐乡发布”、“桐乡时间”、“FM97.1”“桐乡市广播电视台”等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0 市府网: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