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招牌甜点,上市了!

时间:2024-12-19 08:53:13 来源:桐乡发布 作者:记者|祁兰  摄影|张广天(见习)、祁兰 编辑:沈树明

发表于:浙江桐乡

  “咱们的‘招牌’八宝饭上架了吗?”“什么时候能回归?”“等不及了!”……

  年关未至,但崇福镇县街的徐氏糕点店门前,早已是“糯米星人”的聚集地,他们每天都来“打卡”,就为了一探让人“心软软”的八宝饭何时能“回归”味蕾。

图片

  终于,在桐乡人的“千呼万唤”中,八宝饭开卖了。

  走进弄堂,映入眼帘的便是徐氏糕点店,门口的立牌已经换上了节日的新装。上面赫然写着:“春节特供:八宝饭、桔红糕”。这样,来来往往的人一看,便知,独属于春节的那一份甜蜜又回来了。

图片

  店内,徐氏一家三口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父亲徐成如巧手揉捏豆沙,母亲笑迎四方客,儿子徐振清则精心准备八宝饭的原料。

  一边与记者闲聊,徐振清的双手却忙个不停,熟练地准备着八宝饭的食材。一切就绪,他便投入到了八宝饭的制作中。

图片

  八宝饭的灵魂,非糯米莫属,其选材与烹饪都颇费心思。

  陈年旧米黏性不足,难以胜任八宝饭的“主角”;糯米虽香,却不易“驯服”,需要提前浸泡15分钟,让其吸足水分;煮制时,时间与水量的拿捏更是关键,稍不留神,糯米便可能过于“倔强”或过于“软弱”……徐振清说,一份完美的糯米饭,应当是软糯而不失弹性,弹牙而不硬,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八宝饭的丰富层次。

图片

  淘好的新糯米,蒸了大约十分钟,香气已经按捺不住,偷偷溜了出来。这时,八宝饭的底子已经打好了。接下来,就是“八宝”各显神通了。

图片

  说是“八宝”,其实桐乡人都知道,八宝饭的关键不在食材的多少,而是其中“二宝”,一是黑芝麻(豆沙),二是猪油。在糕点香气中长大、有着10余年制作经验的徐成如自然也深谙其理。“店里的猪油,无论用多少,都是父亲亲自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猪板油,然后用小火慢慢熬出来的。”徐振清说,熬猪油这活儿,可不能偷懒。市面上的猪油,若是掺了水,那可就大失水准了。

图片

  一锅糯米热气腾腾地出炉,徐振清熟练地将其与自制的猪油和白糖均匀混合。馅料则是黑芝麻粉与核桃的完美结合,黑芝麻粉是自家磨制的,保留了核桃的原始颗粒感,使得绵密的口感中夹杂着坚果的脆香。

图片

  徐振清将新煮的糯米细心铺陈在碗底,然后均匀铺上一层馅料,再覆盖上一层糯米饭,用手轻轻压平,接着碗轻轻一翻,最后撒上玫瑰花、桂花以及红丝绿丝,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八宝饭就此诞生。

图片

  挖开柔软的糯米,直奔内里热乎乎的黑芝麻馅儿。甜软一入口,心神荡漾。就这么一勺连着一勺,糯米带馅儿,全塞进嘴里,吃得干干净净。

  “一踏进12月,老顾客们就络绎不绝地问起八宝饭的归期。”徐振清笑道,在食客们的热切“催单”下,店里也提前开启了八宝饭的制作。这几天,生意已渐入佳境,不过,真正的销售高峰还得等到春节前5-10天,届时日销量有望“飙升”至上百份。

图片

  从销量就足以窥见,桐乡人对这一口“糯唧唧”的深情厚爱。

  犹记得小时候吃年夜饭,鸡鸭鱼肉一通“排山倒海”之后,才等到甜丝软糯的八宝饭压轴登场。这时候,哪怕吃得再撑,手中的筷子总是不自觉地直冲缀在糯米饭顶上的蜜枣和红绿丝。好像吃了一口八宝饭,这年夜饭才算吃得圆满。

图片

  徐氏糕点自推出八宝饭以来,便坚守着那份古法匠心,价格恒定在12元一份,不随年节的喧嚣而波动,同时在传承中悄然改良,猪油和糖的用量略作调整,主打更健康的“甜蜜”。

  桐乡人对八宝饭的钟爱,不仅因为那一口甜润,更因为它寓意着生活的甜美。年夜饭时,一家人围坐,一勺勺分享着这份甜蜜,这便是年的味道,是团圆的喜悦,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八宝饭都上架了,新年还会远吗?